第四百三十七章:大功-《明朝败家子》
            
            
            
                
    第(2/3)页
    自己也有一个得了脑疾的女儿,对于这种脑残的玩意,多少还是有些恻隐之心。
    弘治皇帝深吸一口气:“内阁、户部立即讨论,想办法吧。”
    李东阳想说,急切之间,等想到了办法,将粮食运了去,只怕……
    当然,他不敢熄灭弘治皇帝最后一丝的希望。
    ……………………
    宁波外海。
    碧波万里。
    一艘舰船,徐徐的停泊在海中央。
    唐寅看着这碧波万里,忍不住诗兴大发,不过这时,显然不是念诗的时候。
    镇国府备倭卫成立之后,挑选了三百义乌、永康的青壮。
    对于这些人,胡开山很满意。
    因为这些人身体虽不强壮,不过……却很狠。
    水寨是现成的,直接开始进行操练,这首先要操练的,就是让这些人遵守军纪。
    尤其所招募来的人,两个县都有,这两县的人,可都是世仇啊,从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那一辈起,大家就拿起过刀片子砍过人了。
    胡开山以为,这些人龙蛇混杂,操练起来肯定会很麻烦,到时,少不得会有营中殴斗之事。
    可谁曾想到,他们居然很乖巧,胡开山让他们干啥他们就干啥。
    前提条件是,到了开饭的点,得有一盆盆大白米饭。
    饿死鬼啊。
    唐寅看到胡开山吃饭的样子,很吓人,可看到这三百如丧尸一般仿佛天生带着饥饿记忆的人,狼吞虎咽的样子,唐寅彻底的懵了。
    难道人生只有吃吃吃吃吗?
    好吧,他们的世界,唐寅不懂。
    给了粮,准确的说,能让他们顿顿吃好喝好,这些士兵们出奇的听话。
    让他们在太阳底下暴晒,他们便暴晒,教他们不得动弹,他们便绝不动弹。
    原来担心地域矛盾会在营中爆发。
    谁知他们除了两县之人不太爱打招呼之外,几乎不爆发任何的口角。
    操练了月余,便让他们出海,当船离开水寨时,唐寅回头看着那一片片烈日之下,龟裂的大地。
    他知道,这一场大旱,对于宁波府上下而言,是一场致命的灾害,奉恩师之命,他得救人。
    备倭卫唯一的一艘大船,乃是一艘马船,在明初时,就已出现,乃是大型快速水战与运输兼用之船,船长三十七丈、宽十五丈,有八桅,此船在下西洋时,也归入宝船之列,不过是中型宝船而已。
    如此巨舰,足够三百人在船上吃用。
    出海半日,抵达一处海域。
    唐寅下令船只抛锚停泊。
    随即,命人下放舟艇。
    一艘艘的舟船自这庞然大物放下来。
    紧接着,士兵们开始顺着缆绳,调下小舟。
    唐寅和胡开山也亲自的下了船,他深吸了一口气,唐寅心里有些紧张。
    恩师教了他一个方法,这个方法……说起来有些怪。
    他小心翼翼的手里提着一根棒槌,一旁的胡开山身形巨大,几乎要将唐寅挤下海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