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马鲛鱼-《赶海:我能看到提示》
第(2/3)页
实际上,相当一部分的海鱼都最好别吃隔夜的。在含脱羧酶细菌的作用虾,能使与肉中的组氨酸脱胺基形成组胺,当每百克鱼肉中的组胺含量超过50毫克时,即可发生中毒。
第一网拖上来,收获还可以,但大部分都是小马鲛鱼,一两斤左右的。
“这条大,起码十斤。”强子拎起其中一条。
他喜欢捉鱼,但老家没有这么大的。自家鱼塘的皖鱼,养一整年才几斤重而已。农村自己家养的鱼,顶多就是割点草给它们吃,不喂饲料的,能长多大才怪。
“三四百块到手,好好放,别弄破相了。”阿辉跟他说。
不管是什么产品,品相都是很重要的。
成荣光捡鱼非常认真,不同规格的放在不同的框里,还必须摆得整整齐齐、一丝不苟。阿九放歪了一条,他也移正,就差没有用尺子来测量了。
这让张耀华想起自己看过的一个视频,某位博主上传了自家西瓜的种植场面。好家伙!所有西瓜都得列队,排成一行行的直线。
他笑道:“还是光哥讲究,看着舒服多了,就是有点费时间。”
渔网继续放下去,就绕着这块海域转起来。
鱼群这时候没有跑,而是在海面下形成一个巨大的旋涡,不断地转圈。
这是鱼群一种很常见的现象。
当一个大型捕食者接近一个小型鱼群时,小型鱼类会本能地聚集在一起,并且尽量保持与捕食者相同,或者相反的方向。
在这个过程中,小型鱼类也会受到其他小型鱼类产生的水流影响,并且受到自身惯性和转向力矩等物理因素影响,从而形成一个旋转着的圆形结构。
研究发现,这种圆形结构是小型鱼类在应对捕食压力时所展现出来的一种复杂而美妙的集体行为。
它既是进化过程中形成并由遗传性固定而成为本能行为;又是环境因素和物理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出来的自发现象。
那些太小的鱼,大家都直接丢进海里,没有收。
而看着活不成的小鱼,则是丢给落在船上的鲣鸟,也就导致了船上的鸟越来越多。
“都别喂了,等会一船的鸟粪。”张耀华喊道。
已经有鲣鸟在船上拉屎。其他人一看,芭比Q了,大家立即开始赶鸟,不能让它们继续呆在船上。
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好心喂你们,你们还拉屎,过分了呀!”
张耀华他们追逐鱼群,捞了好几网,差不多三万斤的渔获到手。哪怕是二十块钱一斤,这也六十万左右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