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老师家访-《赶海:我能看到提示》


    第(2/3)页

    张耀华哭笑不得,解释:“不是网上教课啦!开培训班,我看我们镇还没什么培训班,绝对有市场需要。”

    在县城,或者其他市区,各种培训机构多如牛毛。乡镇虽然不能说是处女地,但的确还有空间。

    刘能顿时眼睛一亮,对呀!他们镇目前还看不到什么培训班。

    “一个人搞不定,就多拉几个不像调岗的老师入伙。”张耀华又说。

    他以前就有同学是干这个的,听说很赚钱。

    想想也对,女人和孩子的钱最好赚。

    尤其是涉及到孩子教育方面,家长咬牙也得掏钱,都不想让自己家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大家都在卷,最后卷哭孩子。

    “多谢华哥提醒,我回去好好考虑。”

    接下来,就是正常的家访。

    乡镇的学校还算正常,不像城市那些学校,越来越奇葩,家委会都搞出来了,每天家长还得报道,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家长在读书。

    什么修改作业之类,已经是司空见惯。

    更搞笑的是,有学校还让家长轮流去学校看守学生晚自习。

    我的天!家长交钱送孩子去学校,你们老师就是在课堂上讲讲课吗?其他的一律不管?晚自习还要家长轮流去看着。

    那么,学校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

    平时在家长群中,家长一个比一个卑微,比巴结自己领导还要低声下气。开口老师好,闭口老师辛苦了。

    但能怎么样呢?

    有个人说过句很经典的话:孩子就是他们的软肋。

    还好,乡镇学校的风气没到那程度,老师差不多还是以前的那种教学态度。

    张耀华没有藏着掖着,把自己教导张远航的一些小招数说出来。如何引导孩子做作业等。

    最后刘能发现,其他家长根本学不来。别的家长,教几分钟就开始暴躁,暴躁起来就得骂人,甚至打人。

    只有真正辅导过孩子功课的人,才能体会那一份崩溃。

    说是张远航的家访,但问的基本上是张耀华,好像他才是张远航真正的家长一样。

    对此,阿珍和张耀威乐见其成。

    说实话,他们面对老师也忐忑不安。

    刘能记录了一些信息在本子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