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付费清洁工-《赶海:我能看到提示》


    第(2/3)页

    “挺好玩的,看,这是我今天弄下来的藤壶。岛主,你说这藤壶能吃吗?我听说,藤壶的味道很好的。”其中一位游客还展示了他的劳动成果。

    张耀华点头:“大部分藤壶都可以吃,那些附着在船上的,可能吸收了油漆等,就最好别吃,这种没问题。”

    以前很长一段时间,人民都把藤壶当成贝类,最后发现是甲壳动物。

    我们看到的大多数藤壶都是附着在其他生物身上的,所以我们会有藤壶不动的印象。其实藤壶在长成之前,幼体要经历三个阶段:浮游期、无节幼体和腺样体。

    破壳后,藤壶通常会随着水流四处奔跑,这是它的浮游阶段。藤壶经过一点生长后变成无节幼体,在这个阶段每个藤壶通常持续2-3周。

    发育完全的藤壶会进入腺样体阶段。

    在这个阶段,藤壶需要找到适合自己附着的地方。

    选好自己的“坐骑”后,藤壶就可以用小触手移动了。找到合适的位置后,它们开始分泌胶体腺体,以避免它们附着的生物运动导致它们脱落的情况。

    不得不说,这玩意对其他海洋生物就是噩梦一样的存在。

    尤其是海龟、灰鲸等行动缓慢的海洋生物,是藤壶重点“照顾”的对象。

    比如灰鲸。

    灰鲸是一种大型海洋生物,为藤壶提供了大量的寄生环境。此外,灰鲸的游速较慢,每小时只有7公里左右,是藤壶的有利宿主。

    藤壶通常会选择比较柔软的地方附着,例如动物的鼻孔,嘴唇,甚至生殖器。

    虽然藤壶不会像其他寄生虫一样从宿主身上抢夺养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越陷越深,附着的地方也会很痒。

    而鲸鱼不会像人类那样抓挠。它们只能日复一日地接受藤壶带来的瘙痒。

    一些鲸鱼为了减轻疼痛从水里跳起来,然后重重地落到水面,试图甩掉附着在自己身上的藤壶。

    所以,看到鲸鱼跃出水面,并不是它们有什么习惯,而是想要弄掉身上的藤壶而已。

    “怎么吃?”有人问道。

    “跟其他海鲜一样做法就可以,蒸煮都行,味道还可以,你们不妨试试。”张耀华跟他们说道。

    他也吃过这些藤壶,没有说假话。

    张耀华看到其中一位游客的“收获”里,还有些海鸡爪,也就是之前他卖过的鹅颈藤壶,还有人叫它狗爪螺。

    “兄弟,伱这种是狗爪螺,还挺贵的,上千块一斤呢!”

    那人惊喜不已。

    “哎哟!那得尝尝,早有耳闻了。那边礁石还有,我再去搞一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