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蝗灾是重中之重,绝对不可掉以轻心!” 听着没有蝗灾出现,崇祯也算是松了口气,干旱不可怕,蝗灾才是最可怕的。 干旱,还能用耕三余一的策略,集中力量干大事儿,至少能有保证一些收成,可若是出现蝗灾,那就彻底的完蛋了,耕三余一都会颗粒无收。 “扶桑、中南半岛预估的粮食供给怎么样?” “陛下,扶桑与我们是完全相反的,我们是大面积干旱,而扶桑则是持续的低温、多雨和缺乏日照,农作物无法成熟,今年的粮食至少要减产三成以上。 预计那边今年能提供一千两百万石……折算九十万吨。 中南半岛也有些影响,主要是短期的干旱和洪涝,问题也不算很大,也会有减产。 按照孙阁老的估算,中南半岛今年差不多能提供四千万石到五千万石之间,比预计的少了一千五百万石,总计三百七十五万吨。” “中南和扶桑差不多是四百六十五万吨,折算九十三亿斤,年初我们确定下来的灾区每人是两百斤粮食……咦……” 崇祯算着算着突然轻咦了一声:“也就是说两地粮食刚好能覆盖灾区所需? 不对……还要除去路上一两成的消耗和损耗,如此算下来灾区耕三余一的收成加上两地提供才能满足所需。 这……朕还以为能有点余粮,多给百姓一些呢,结果还得从各地社仓搭一些进去。” 崇祯哑然失笑:“罢了,能有提供就算是不错了,是朕贪心了些!” “陛下宅心仁厚,是天下百姓之福!。” 毕自严由衷的称赞着:“大灾面积如此广、如此重、受灾人口如此多,朝廷还能保证每人每天半斤粮食,这种救灾力度在华夏王朝都是历史之最。” “都是大明的子民,朕既然是皇帝,自然是要为百姓负责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朕不全力救灾,现在看到的就不是上下一心,而是民变四起,硝烟弥漫了。” 崇祯拍了拍手上的灰尘,抬脚就朝着前方‘抢水’的百姓们走去:“走,还和前几天一样,咱们去找老农们问问情况。” 耗费近一炷香的时间,崇祯带着十余人到了最近的一处地头,恰好老农已经浇完了桶中的水,准备再去河中挑水。 崇祯朝着老农拱了拱手:“老人家,叨扰片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