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硬汉们同时爆发出了一阵胜利的怒吼!大卫在镜头后,也激动地挥舞着拳头。 这一幕,充满了北美硬汉的豪情与团队协作的无上魅力! 他们又花了一整天半的时间,才将所有外围和中心线上的主梁,全部吊装连接到位,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中空的框架。 主梁框架完成后,他们并没有立刻铺设次梁。 “现在,是安装所有下水管的时候了。”老乔治说道。 接下来的两天,是属于管线预埋和保温的精细工作。 林予安拿出了他的设计图,和科迪一起,开始在这个木制网格之间,铺设各种管线。 他们安装了排污总管、红蓝两色的PEX给水管,并为所有管道都套上了厚厚的保温套管。 而老乔治、斯坦、汉克和巴顿,则负责将一捆捆厚达30厘米的岩棉保温棉,严丝合缝地填充到所有梁架之间的空隙中。 做完这一切,他们才开始安装次梁。 老乔治和斯坦负责将U型的托梁挂件,按照40厘米的间距,用冲击起子固定在主梁的内侧。 林予安、科迪和另外两人,则负责将加工好的次梁,一根根地精准放入挂件中,并用结构螺丝固定。 整个平台的骨架,在肉眼可见的速度下,变得丰满而坚实! 很快六个人全部跪在梁架上,开始铺设那些厚重的舌榫结构胶合板。 林予安和科迪操作着连接着空气压缩机的专业射钉枪。 “哒!哒!哒!哒!……” 伴随着富有节奏感的、强劲的射钉声,另外四人则负责搬运、对齐和敲紧胶合板。 经过又两个长达十几小时的极昼工作日,当最后一颗钉子被打入时,一个坚固平整完全架空的巨大“L”型平台,宣告完成! 从开始加工第一根主梁,到平台最终成型,整个过程,耗费了整整一周多的时间。 众人站在这个由自己亲手打造的平台上,虽然每个人都疲惫不堪,但脸上却洋溢着巨大的成就感! 老乔治声音在空旷的工地上回响:“伙计们,虽然我们啃下了第一个难啃的骨头,但是还有好几个骨头要啃。” “下面的工作,在铺设任何一根木头之前,我们有两项工作要准备。” “第一,平台防水。第二,垫底木防腐。” 众人立刻行动起来,飞行员汉克和机械师科迪,负责更精细的活。 他们打开了一卷巨大的,如同黑色地毯般的防水卷材,用锋利的工具刀将其裁开。 然后,在老乔治的指导下,将一桶粘稠的、散发着刺鼻气味的沥青胶,用刮板均匀地涂抹在地基平台的外边缘。 接着,他们小心翼翼地将防水卷材铺设上去,并用橡胶滚轮反复碾压,确保卷材与胶合板之间没有任何气泡,形成一条宽约40厘米的“防水隔离带”。 而另一边,斯坦和猎人巴顿这两位硬汉,则负责处理那些沉重的“垫底木”。 他们将一根根上下削平的原木吊上鞍马支架,然后用宽大的羊毛刷,蘸着另一桶沥青防腐涂料,开始仔细地涂刷。 他们涂得极其认真,每一寸木材的纹理,都被涂料渗透包裹。 林予安则和老乔治一起,进行着最关键的“放线”工作。 他们没有直接在防水卷材上画线,因为那很容易被磨掉。 老乔治拿出墨斗,在墨斗线经过墨汁浸染后,他站在平台的一端,林予安则走到另一端,两人将线拉得笔直,紧贴着防水卷材的内边缘。 “好了!放!”老乔治一声令下。 林予安的手指轻轻一弹。 “啪!”一声清脆的声响,一条笔直的、漆黑的墨线,瞬间印在了防水卷材之上。 这条线,就是确保第一层墙体绝对方正的生命线。 半天后,所有的准备工作全部完成,可以开始吊装的工作了。 林予安启动徐工XC760K装载机,将第一根处理好的长达十二米的垫底木稳稳吊起。 在平台的两端,老乔治和斯坦负责引导和定位。 “再往左来半英寸!……好!停!……再往前一点点……就一点点!” 汉克、巴顿和科迪三人,则在原木的中间,用撬棍和双手进行辅助,防止这根巨大的木头有任何不必要的晃动。 当巨大的原木,在六人的协同下,其内侧边缘与那条漆黑的墨线完美重合时,林予安才缓缓地将它放下。 “砰”的一声闷响,整个平台似乎都微微一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