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林予安深吸一口气,将钢条烧到他记忆中完美的亮橙黄色,然后取出。他回忆着刚才老乔治的每一个动作细节,抡起了八磅锤。 “铛!——” 声音清脆,落点精准! 老乔治的眼睛猛地亮了一下!这一锤,无论是角度、力度,还是时机,都完全不像一个新手! 林予安没有停顿,迅速地翻转钢条,开始进行系统的“半面锤击”。 他的动作虽然没有老乔治那么写意,但却像一台精密的机器,每一次翻转的角度、每一次落锤的位置,都分毫不差。 “铛!铛!铛!铛!——” 那声音,不再是笨拙的敲打,而是一段富有韵律的清脆交响。 原本需要老师傅反复提点、新手至少要废掉几根料才能掌握的锻尖过程,他竟然一次就成功了!那锥形尖端,线条流畅,居中不偏,堪称完美。 “……回炉。”老乔治的声音里,已经带上了一丝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惊奇。 “接下来,开锋。”老乔治再次演示。 “就是把刀刃的部分砸薄。锤击的角度要更小,更平,从刀背向刀刃的方向,一下一下地把铁‘挤’出去。想象你是在用锤子,把一块黄油抹开。” 他只演示了一轮,林予安便立刻心领神会。 轮到他自己操作时,他不仅完美地复制了老乔治的动作,甚至在锤击时,身体会下意识地根据铁块的颜色和声音,进行极其细微的调整。 当温度高时,他下锤果断有力。当温度降低,他则会切换成更轻更快的锤击来修正细节。 这种对材料状态的本能感知和即时反馈,是一个铁匠最宝贵的天赋! 老乔治彻底沉默了,他背着手,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林予安如同一个已经练习了十年的老手,专注而高效地进行着锻打。 开锋、塑形刀柄的雏形、用热切刀切断……所有这些在新手看来难如登天的步骤,林予安都在老乔治最少的指导下,以一种近乎恐怖的速度,完美地掌握了。 终于,一个粗糙但比例匀称、线条流畅的匕首刀胚,在林予安的手中诞生了。 老乔治没有说话,他走上前,从林予安手中接过火钳,将那枚刀胚举到眼前,对着光,仔细地端详了许久。 然后,他抬起头,那双深陷在皱纹里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林予安,仿佛要看穿他的灵魂。 “小子,”他的声音有些干涩,“你以前没碰过锤子?” “像这样正规的锻造,今天是第一次。”林予安诚实地回答,但他补充了一句,“不过,理论基础我还是有一点的。” “我看过大量的资料,从古代的冶铁技术,到现代的刀具锻造,几乎把YouTube上所有知名的锻刀大赛视频和教学都翻了个遍。” “所以理论上,我知道每一步该做什么,也知道不同钢材在不同温度下会有什么反应。”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回忆的神色:“而且,在荒野独居的时候,条件有限,我曾经给自己强行锻造过一个简易的冰钻头。当然,那东西很粗糙,跟您这儿的手艺完全没法比。 “但至少……让我对捶打烧红的铁这件事,有了熟悉的感觉。” 听完这番话,老乔治缓缓地吐出了一口气。 他明白了。 这小子,根本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个理论知识储备丰富的“准学徒”。 他缺的,不是知识,不是悟性,甚至不是经验,而仅仅是一个合适的平台,一个真正的锻造炉,一块平整的铁砧,和一柄称手的铁锤。 一旦给了他这些,他那深厚的理论积累,就会如同找到了泄洪口的洪水,瞬间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他遇到宝了,一个理论与天赋完美结合的天才! 那张严肃的脸,再也绷不住了,嘴角咧开一个巨大的、混合着震惊、狂喜和如释重负的笑容。 “好……好小子!”他重重地拍了拍林予安的肩膀。 “难怪!难怪你上手这么快!我原以为,今天能教会你把方钢锻圆就不错了。” 他看着林予安,眼神里多了一丝如同伯乐发现千里马般的期待! ———— (最后一天啦,明天月票清零啦,还有剩余月票的老哥给我投投吧!) (另外的两万字还在写着,预计晚上12点3万字一起更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