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宁悬明嗅过后重新站直身子,“只是想知道你今早是不是吃了太多甜食,怎么说话这么好听。” 越青君:“……那你闻出来了吗?” 宁悬明一本正经道:“当然,不是你吃了什么甜食,而是你整个人都是糖做的。” 越青君:“……” 二人相视半晌,忽而齐齐莞尔。 越青君手背在身后,转动念珠的速度快了几分,那是他克制心绪的证明。 怎么办,好想把你抓起来,圈在我身边,好让我能时时看见,时时欢喜。 * 酷暑已过,渐至九月。 卫国百姓有三个重要节日,端午,中秋,新年。 每年中秋,朝廷都会给官员放十日假期,在此期间,朝政难免有些疏忽懈怠,这本也是寻常,毕竟平日里的朝政也没有很效率。 然而今年中秋还是生出了一点不大不小的波澜。 不知从哪日起,坊间流传起了一些小道消息,说是近年四境皆有天灾人祸,动乱频频,可朝廷非但不加安抚,反而当做无事发生,粉饰太平。 在这大好日子惹天子生气,谁也不愿意,然而流言越传越广,甚至有书生文人上衙门询问其是否为真,为此产生了诸多争议。 禁军抓了一些传流言的人,但他们就是一些地痞流氓,也追查不到流言来历。 上报至天子时,果不其然,天子发了好一通火。 他自然不是在意流言真假,只是担心流言影响天子形象。 章和帝显然对自己的形象没有太多自知之明。 有道是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这事儿虽然不大,但还真不好应付。 但只要天子门一关,当作什么也不知道,那造谣的也没什办法。 只是,章和帝是那么贱的人吗? 他当然是。 在意识到这些流言真真假假,粘在身上牛皮糖一样甩不开的时候,章和帝就在心里暗暗做下了甩手不管,冷处理的决定。 只是这话还没说,为天子名誉忧心,不愿见到章和帝被污蔑的越青君就找上了章和帝。 “父皇,这简直欺人太甚。”越青君皱眉,向来无欲无求,温和宁静的脸上难得染上一丝怒气。 “流言如此编排父皇,父皇为何还不将那些宵小一网打尽?” 章和帝:“……”他那是不想吗? 抓人越多,只会越闹越大。 章和帝已经过了最生气的时候,现在比起生气,更多还是觉得烦,所以干脆想眼不见为净。 摆烂就是这么爽。 当然,在儿子臣子面前,章和帝还是会做做面子工程。 “不过一点小事,掀不起什么风浪,用不了多久就会平息。” 章和帝没说错,任何事在过了最初的发酵和高/潮后,人们对它的关注和激情总会逐渐回落。 越青君却似乎不太赞同:“父皇,我虽觉得不必刻意追求名利,却也不愿无故背负骂名,分明事实并非如此,父皇为何不为自己,为朝臣正名?您分明没做过,不是吗?” 我、没做过……吗? 章和帝表情怪异。 虽然他大多数时候不是个人,但他也是知道如今的朝廷是个什么样,要说哪里做的不好,那都不用怀疑,要是说哪里做得好,章和帝自己心里都要咯噔。 面对眼前满眼都是对君父信任的儿子,章和帝心情有些复杂。 一方面觉得这个儿子果然没接触过朝政,什么也不懂,另一方面又觉得这样不懂也挺好的,全心信任仰慕自己的儿子,谁又不喜欢呢? 见章和帝不说话,越青君摸出一分文书,“这是儿臣这几日去户部,拜托唐尚书帮忙整理出的近几年的赈灾记录,证据在此,若是将之公之于众,那些凭空污蔑父皇的人定是再无言以对。” 章和帝本没放在心上,然而接过来看了看,渐渐看入了迷。 其实这些赈灾记录分散在好几年时间,被夹在众多奢靡支出里宛如水滴入了大海,并不起眼,但只要整理在一起,让人一眼就看见种种赈灾举措,就十分可观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