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大宋嘉祐八年,十月。 随着棺椁最后也顺利地下葬了,这丧事相关的事宜,也差不多算是告一段落了。 对赵昕来说,当官家最大的好处,就是定时定点,打卡上班。 最不好的地方,就是以后也很难再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了。 这实则反倒是对他自己的一种架空。 十月底,西夏前线战事也是传来。 由赵珣所带领的前锋部队,跟西夏在横山地区打了一仗,只能说效果还行,斩首数百级。 赵昕随后也是单独写信给赵珣,问了问横山地区的民心如何。 毕竟再怎么说,这横山地区所生活的,大多都是羌人。 难免有的羌人,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突然又选择反叛。 赵珣最后的回信是,日子过得还算是可以。目前来说,民心稳定。 赵昕最担心的,其实是一些大宋官员,自作聪明,欺负压迫这些地区的百姓。 当然! 也不能说这些羌人,就全都是好人。 只是…… 生活习性的不同,还有观念的不同,很容易便会打起来。 虽说赵昕是打下了横山,跟辽国,可他从来都不认为,这些地区的人,百姓,就一定会一直愿意归附于大宋。 这两个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慢慢地,又变成两个火药桶。 什么时候再次打起来,也不一定。 如今他唯一可以做的,也就只有选拔一些可靠的人才,方能让这样的和平,延续得更久一点。 只能说…… 赵昕总感觉自己有很多的事情要去做,但却一点也毫无头绪。 其实他应该要建立一个类似于政委,或者是书记这样的官职,去管理这些地方,说不定更好。 但是这政高官的思想觉悟,未必能有自己这么高尚。 因此,这如何选人,也是一大难题。 当赵昕这边正苦恼着,坐在书桌前揉着脑袋的时候,欧阳修这边也是说道:“官家,司马光上疏说,虽说官家已经取得了可能历代皇帝都少有的功绩,但是,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他说,官家应该多读点书,这样才能把这个国家给治好。” 赵昕只想说,放屁! 不过,接着欧阳修的话茬,赵昕倒是道:“接下来,你在朝堂上,帮我说一说。” 欧阳修一脸疑惑地道:“官家想让臣说什么?” 赵昕便道:“唔……你就说,司马光建议我二十七個月内,不准有各种玩乐的活动,你明日上朝后,就直接反驳这一观点,说,我这么多年,哪一天不是忙忙碌碌的,现如今大宋最应该担心的,是我会不会因为过于忙碌,而英年早逝。” “所以……像是不能玩乐这种提议,只适用于其他人,对我这样的劳动模范来说,其实更应该多多休息,免得到时候大宋失去一位英明的君王,那这就是这天下以及天下百姓最大的损失了。” 欧阳修也不知道赵昕为何要说这个。 不由得心想…… 难道官家想学李隆基了? 唐玄宗李隆基当年也十分地勤奋啊,可后来,你也看到了,弄出了一个安史之乱,然后大唐的国势,便急转直下。 欧阳修便道:“官家你这是想做什么?” 赵昕便道:“我只是觉得,我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玩乐。” 欧阳修:“……” 不过也行吧! 反正…… 在欧阳修看来,等官家什么时候快变成李隆基了,他们再出言制止想来也来得及。 主要是,听了赵昕那么一说,他还真有点怕赵昕忽然猝死。 赵昕随后,又对欧阳修道;“苏轼如今在哪?” 欧阳修便道:“在凤翔府当判官。” 赵昕便道:“我以为,要想边疆地区能够长治久安,除了需要武力上的征服跟震慑,这文治上,也必须要下一点功夫。所以……我打算特别设立一个官职,用来专门管理边疆地区的文治。你有什么好的提议?” 欧阳修便道:“官家指的是……” 赵昕:“官名叫什么,稍微好听一点。” 不过相比起这个…… 赵昕倒是觉得,他更应该把报纸行业,都开到边疆地区去。 把一些招工的信息,都推给边疆的百姓。 你会不会去,能不能去,不要紧,关键是对于那些已经走投无路的人来说,起码当他听到了有地方可以给他提供吃喝的时候,那他就会少了很多想要造反的念头。 即便这个地方离他十万八千里远。 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