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暗地里,干了多少欺瞒赵昕的事,那就不好说了。 这一年。 苏轼也入朝了。 苏轼一两年内,跑遍了辽国的东南西北,可以说是已经充分地了解辽国的风貌以及辽国的百姓过得怎么样。 而这辽国的百姓过得如何,还得分成两类。 第一类,居住在州城里的,这些大多都是汉人百姓。 其实跟一般的汉人百姓,也没什么不同,反正,就是国家给他们都分配了土地,然后让他们去耕种。 虽说地是有了,不过基本上,由于气候、纬度的原因。 以北方的气候,这农作物的亩产,总得来说比之南方一些富饶的地区,还是远远不如。 因此…… 这部分的百姓,你说多穷吧,也没有多穷,但伱要说有多富,除非是那些汉人官员,否则,最多也就是在温饱线上徘徊而已。 当然了! 试问,这一般古代的普通老百姓,又有哪一个不是这样? 不过就目前来说,已经算是好的了。 起码对于北方而言,这人地矛盾,应该说还是没有那么地大。 这一般百姓所能分得的土地,并不会少到哪里去。 至于你说有没有兼并的现象。 那肯定也有。 只是…… 矛盾相对南方而言,并没有那么地大。 而第二类的百姓,就是契丹本族的百姓。 人数至少得有一百万,不到二百万人。 这些百姓,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反正,就是靠天吃饭。 天气若是好,那就牛羊养得好,牛羊养得好,就不需要饿肚子。 天气若是不好,牛羊全都冻死了,那就只能是挨饿。 这出事的风险比汉人百姓,还要高的多。 不过…… 毕竟如今还是在和平的年代下,如果真的出了什么事,也能有汉人来购买冻死的牛羊肉,交换回来一点粮食,所以,也算是稍稍地有一点保障。 只是…… 这里头到底有多少的盘剥,那就不好说了。 毕竟,怎么说呢,那原先辽国的贵族,不可能不看到这里头的油水。 也就相当于是被额外再征收了一层税。 你不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