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二年。 国家的一切都只在稳步地推进着。 铁路,除了邢州、磁州,今年又增加了怀州、孟州。 所谓的怀州、孟州,其实就是后世的焦作一带。 且怀州这边石子很多,几乎可以说是取之不尽,正好拿来铺路。 对少数民族的治理。 这一年,原来的辽国跟西夏的百姓,也逐步地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同时…… 也出现了一些个别的百姓,不远万里,到宋朝内部打工的现象。 农业方面。 河西走廊,以及东京辽阳府原本相对城池比较远的,不便于百姓开荒种地的地方。 如今,也被赵昕给大大地扩大了开垦的面积,以及建立起了粮仓。 随着这些年,一边开垦,一边养地。 这一年,这些地方也是纷纷迎来了丰收。 而且…… 这些地方已经基本实现了半机械化。 此时京师的粮食,通过合理的调配,也不再那么紧张了。 同时…… 铁路虽说还没有完全建好。 但此时也已经可以使用。 这大大地提升了物流的速度。 至于说纸钞。 也于这一年,开始正式发行。 京师,还有整个河北地区先行。 其他的地方,也陆续被影响。 虽说不少人还是对这轻飘飘的一张纸,不是很信任。 感觉像是官家想怎么印,就怎么印,太不靠谱了。 但是…… 连那些大商人都认这个,愿意把他们的货出售给你们,那又有什么好再顾虑的呢。 至少…… 这短时间,一两年之内,这钱还是应该保值的吧。 当然! 还是有一些人,更愿意用铜钱。 这习惯,只能是慢慢地一点点转变了。 化工行业。 玻璃窗在这一年,也很受追捧。 但凡是有点闲钱的,都愿意给自己来一套。 另外…… 像是肥皂,也有被赵昕让自己岳父给少量地出售。 其实大宋百姓日常,倒是不太需要肥皂。 而且大宋百姓都有自己的土方法。 这些土方法材料什么的,都垂手可得,又何须再白白地花冤枉钱去买呢。 所以…… 这少量出售的肥皂,也就是为了方便一些懒人吧。 至于说贵族,其实人家的肥皂更加地讲究,放入的香料,那都不便宜,更加没必要去买你的化工肥皂。 不过如果是一个要远行的人,如果能带上这样一块肥皂,那其实还是不错的。 毕竟…… 在野外的话,一些材料你也不太好去获得,但是,如果你能带上一小块的肥皂在路上,那你就随时都可以找一条小溪洗澡,而且还能洗得十分地清爽干净。 这苏辙听说了这东西后,立马便给自己兄长买了一块给寄去。 兄长到底是怎么得罪的官家。 难道是兄长他名声太盛,被官家听说了,于是不喜,这才把兄长给发配到那么远的地方? 最近他兄长写信回来说,说自己都快成苏武了。 赵昕今年初,也让苏轼,如果可以的话,可以直接挑选一些草原上的普通牧民。 让他们充当监察御史,分散到各部去,去时刻反馈牧民生活的各种情况。 另外…… 赵昕觉得,不读书还是不行。 所以…… 听闻了程颢、程颐俩哥们后,赵昕觉得,让考科举没考上的程颐,到草原上去陪苏轼。 程颐主要是负责教育方面的工作。 比如说识字。 不过也不是说谁都教。 而是挑选一些军中的士兵,教他们文字,扫盲,别到时候……赵昕要是发布了什么诏令,草原上都没人能够看得懂。 以后…… 可以在草原上树立一些牌子,上面直接贴上朝廷的诏令,或者是其他的信息。 一旦把地方给固定了下来,以后,就不需要苏轼跟着那些游牧的牧民到处走了。 程颐当然不太愿意去。 毕竟大草原,哪有待在家里,在花园里,跟别人讲课教书舒服。 赵昕也是道:“孔子都说了,有教无类,你是嫌草原上不好,不愿意吃苦?” 程颐不敢回答。 赵昕也是道:“那你传教的事业,看来也目的不单纯,大概只是想要别人尊敬你,捧着伱而已,而完完全全只是想要教育世人。罢了!若是不愿意,那就算了吧。” 程颐这才不得不同意。 因为如果他不同意,那以后他也别想当官了。 甚至…… 今日他跟官家的对话要是被传了出去,他的名声都要变臭。 程颐:“草民愿往。” 赵昕便道:“那你先去找苏轼,苏轼他在草原上的生活经验丰富。然后再去种谊,让种谊给你挑选一些人,你去教。主要能识字就好,至于说大道理什么的,你能教就教。别人不愿意听,你也不要强迫人家。你若能教会他们读书写字,就已经算是大功。” 回去后…… 程颐便把此事,告知了他的兄长,还有亲朋戚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