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样一来,这画画也就变成了像是填色一般。 你可以利用这种方法,画出更加3d立体,而且更加写实的画作。 这直接秒杀现在的以写意为主的中国画。 赵昕近来,便让他们画了一些看着高大威武的士兵,或者是两鬓斑白的老兵摆出各种造型姿势,喜怒哀乐的作品。 接下来,可以拿来贴在蒸汽机车站的站台之上。 自打五代十国以来,武人给到百姓,给到这整个社会的印象实在是太差了。 赵昕得好好地纠正一下这些印象。 同时…… 也得好好地宣传宣传在新时代下,武人应该有的道德,以及他们所默默做出的贡献。 左边画出一个大大的穿着步人甲拿着刀剑、锤子,腰间挎着弓箭、箭袋的宋军士兵的形象,然后……右边再附上一些文字。 像什么,风与酒,尽皆烈煞征人喉,还有,一杯血代酒,遥敬家与国,以及守我身后,太平满山河。 赵昕一早就说过,他要扭转世人对士兵的印象。 当然! 你光这么宣传,也不够。 接下来…… 还得对黎元军以外的军队,也要逐步地进行风气上的整顿。 起码,使其不再在百姓的眼里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 不过有一说一,这还是比较难的。 如果是黎元军以及黎元军所培养出来的倒也罢。 其他像是一些原来西北边境的军队,你要如此高要求地要求他们,怕是你这待遇,还得再涨一涨。 为此…… 这一年,赵昕也是继续精兵。 而且…… 尽可能地把士兵跟百姓,都分开来管理。 当然! 这其实很困难。 主要是士兵都是需要拿来守城的,他不像是后世,士兵一般都在军营里,一般没有特殊情况,是不会让你出门接触到一般百姓。 这精兵之事…… 就交给赵珣了。 有了这精兵之事,虽说跟李靖的卫国公可能还有一些差距,不过差距感觉也不大了。 这等于是白给赵珣一个功劳,以后,史书上只会说,这一场大宋士兵的精神革命,是由赵珣发起的。 要想增强自己的文治,还是得多多地夸一夸自己手底下的人,提拔一下他们才行。 你看太宗文皇帝,不就是因为有了房玄龄、魏征、长孙无忌等这些个性分明的人,才让人觉得贞观一朝,文治很好。 赵昕觉得…… 自己在这方面,做的还不是很够。 同时…… 再挖掘挖掘其他十六将的事迹。 给弄点小故事。 好好地打造一下人设。 当然! 这不是叫你瞎编。 对方都根本没有做过的事,你去按给人家。 而是以事实为基础,进行一些适度的美化。 其实…… 倒也不完全是为了自己的文治吧。 而是…… 这些人跟了自己这么多年,这是他们应得的。 比如说孔静,虽说没什么太让人深刻的历史事迹,但是……赵昕年幼之时,很多有关行军打仗的细节、知识,都是从对方那里获得的。 那这个人,便算是赵昕的良师。 而且…… 在多次打仗当中,对方都很好地完成了运送粮食的任务,没有一丝丝的纰漏,这就可以用一些好一点的词,去形容一下对方。 还有在作战会议的时候,提出了那些建议。 这都是些很好的素材。 其实…… 跟着赵昕的这些人,有特点的真的不多。 不过也正常,因为这些人,都只是当初从西北调回来的底层的士卒、军官,可以说,都是以正常普通人为主。 还有就是…… 时代变了,再也不需要个人带着士兵去冲锋陷阵了。 也就赵珣年轻,所以还经常带着骑兵去冲锋。 其他人,基本上都是在他的火枪、火器部队当中充当指挥。 这正常发号施令,然后就把仗给打赢了,那当然没什么太过于亮眼的表现。 反正…… 有什么表扬什么吧。 沉默寡言,但时不时会搭腔的,就说对方善于聆听,而且能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 其实…… 这也没说错,因为事实就是这样。 接下来要对这些人封国公,郡公什么的,这些东西,不能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