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如果他们有人愿意出海,那赵昕便可以拿他们来当打手。 很快…… 赵昕便让人去找到苏轼,然后让苏轼去巡视阻卜部,乌古敌烈部等地。 然后跟他们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立下了招募的牌子。 像是东南亚的土地的开发,治安的维持,以及出海经商,其实都需要人。 至于你说,能不能适应气候…… 那其实无所谓了。 反正…… 死了也就死了。 就是拿来当成是廉价的消耗品来使用。 其实如果心黑一点,直接就可以把他们当猪仔来卖,也就是赵昕心善,才没有那么做而已。 经过了苏轼的一番走访调查。 最后年底上报回来给赵昕的数据是,人有还是有的,不过不怎么多,也就是几十个人吧。 毕竟…… 人都有一种不怎么愿意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的惯性在。 这几十个人,有一半还都是苏轼凭借个人关系给说来的。 至于剩下的那一半…… 那完全就是富有冒险精神的人,这样的人,天生就是向往外面的世界的。 一听说有这样的机会,反正在家里呆着也没什么意思,那就去尝试一下。 第二年。 这几十个人就被带到了幽州城。 赵昕也是亲自面见了他们,然后问他们都想做些什么。 有以下这些选项: 第一,去琉球当安保,保护百姓开垦田地,每年能挣五十贯。 第二,也可以去当开荒的,现如今琉球已经开得差不多了,下一步就要到琉球南边的岛屿——小宋岛,每年也是五十贯,不过视开荒的效率,说不定能涨涨价。 第三,去东南亚各岛,驻扎,成为大宋驻外办事员,了解并且及时上报当地的情报。当然!这个主要还是负责安保工作居多,因为真正的驻外办事员,那肯定还是以大宋的官员,文人为主。 然后所有人也是纷纷认领了自己的职位。 选开荒的一个都没有。 倒是这琉球跟东南亚各岛的,差不多一半一半。 等确定好了以后,赵昕便当场给他们发工资。 紧接着…… 再让赵哲去对其进行安排。 其实…… 你非要说的话,一年五十贯,还不如在草原上放羊。 因为虽说草原上羊的价格很贱,一只也就五百文左右,那你放一百只,那总没问题了吧! 但是…… 怎么说呢! 有一部分的牧民,可能家里一共也就二三百只羊。 就算一年生一百五十只,要是有点什么灾荒的,也很难说过得好。 你更别说,一户人家可能也就这么多,这要是家里兄弟多的,还真的不如出来打工。 因此…… 这一年五十贯的收入,对普通牧民而言,其实还是可以的。 至少…… 相当于在自己老家养了一百只羊了。 很快,两个月后。 这些人便开始陆陆续续地上岗。 赵昕也吩咐人时刻关注着他们。 要是办好了! 以后便可以在草原上推广起来,吸引更多的人去琉球、去东南亚。 当然! 这主要还是对那些确实贫穷,走投无路的才有用。 真要有出路的,那当然还是留在草原,留在自己的家乡更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