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战机-《靖天下》


    第(3/3)页

    但是需要维持千里粮道,维系对贵州城的锁城。

    最少需要十几万人。

    张万本部只有四万,维持战局不崩溃,已经是很勉强的。

    至于,阿里海牙选择锁城法,封锁贵州城。而没有强攻贵州城。

    这并不出乎虞醒的预料。

    这个办法,利弊都有。

    对鞑子有利的地方,就是在于,不用将宝贵的兵力消耗在攻城上。

    弊端也是很明显,西进如果一路顺风。贵州就是孤城一座,翻不出什么浪花。

    但是,如果前进所挫。贵州就是鞑子内部一颗大雷。

    会爆的。

    另外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为了锁死贵州城。阿里海牙最少留下余贵州城中一点五倍的兵力。这还是最基础的。翻倍也不稀罕。

    几何原本决定了,封锁贵州城的封锁线,要比贵州城的防守线要长太多了。防守更长的距离,自然要更多兵力。

    如此一来。

    战机就出现了。

    云南汉军经过大半年的补充与休整,不仅仅到达了满编状态,甚至还超编。

    总兵力超过十四万。

    这还是经制之军。至于动员的土司军,民夫不在其列。

    整个云南,永昌府,昆明府,曲靖府,三个府几乎全部在动员之列。

    凌霄关,清溪关驻军加起来有万余精锐。已经少到不能再少。自从开战以来,四川元军也次第增兵,如果不是两关险要,再加上四川元军也没有给阿里海牙帮忙的意思。

    这才堪堪维持。

    缅甸驻军有五千之众。

    云南各府维持基本秩序的军队,也有数千人。

    再加上贵州城守军四万。

    虞醒能集结起来与鞑子决战的重兵集团,只有六万余人。

    但已经够了。

    阿里海牙号称三十多万大军,分布在后勤线上,以及贵州锁城上,最少十万有余。也就说阿里海牙大军西进。所谓之大军。最多不过十几万。

    比起当初八千对十万的局面。

    而今不过两倍,最多三倍的敌人。再加上贵州地形。

    很难有骑兵数百里迂回奔袭的空间。

    更何况虞醒已经准备炮兵部队。

    这一支杀手锏。

    足可一战。

    甚至,

    “他不来找我,我也要去找他的。”

    虞醒很清楚一件事情,长久的战事,对云南的经济压力太大了。

    虞醒已经在用非常规的财政政策,压榨云南最后一点民力与财力了。

    如果这样的长期相持,维持到明年初。

    虞醒不要说军饷了,连军粮也供应不上了。

    “传令,各部在政事堂开会。在昆明所有高层全部列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