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曹年顺神色温和慈爱,是发自心底同情两人的遭遇。 父母双亡又无家可归,兄长重伤还神志不清,投奔的亲戚也下落不明,若是这时候还将人往外赶,就是将人往绝路上逼了。 曹年顺在村里德高望重,他开口说了话要留下常宁,其他人也没什么意见,只是私下嘀咕议论了两句。 张凤看了一眼常宁身上沾满血污的衣衫,于心不忍,“我家梨花还有两身穿旧的衣服,姑娘要是不嫌弃,我待会儿让她送来?” 旧衣服总比脏衣服穿在身上舒服。 常宁连忙谢过:“不嫌弃,多谢大娘和梨花妹妹,我叫常宁,大娘叫我小宁就行。” “好,那小宁你先照顾着兄长,我们就先走了。” “大娘慢走。” 张凤朝曹年顺使了个眼色,曹年顺会意,便也站了起来,踱步往茅屋外走。 “召集大伙儿先去我家院坝里开个大会,一家出个管事儿的。” 曹年顺偏头朝大牛说道,大牛立刻应声:“好嘞!” 常宁他们既然决定在清虹村常住,那便要知会大家一声,免得到时候遇到起了冲突。 清虹村共有三十二户居民,在边境这样的地方已经算不小的村子了,不过比起那些靠近京城一村几百户的村子自然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很快每户当家的人就齐聚村长家,几名年轻的自觉去墙角搬来长板凳摆在院坝里,大伙落座以后,纷纷望向抽着烟的曹年顺。 曹年顺清了清嗓子,然后将常宁和寒洺渊的遭遇讲述给大家听,当然隐瞒了常宁他们遭遇过叛军的事情,只是说他们遇到打劫的,受了伤又没盘缠,希望以后能住在村子里。 因为前些年征战不休,村里许多人都搬走了,目前凉城周边几个村落人口凋零,有人愿意来此定居大家当然是欢迎的。 曹年顺见没人反对,便道:“那两兄妹如今住在村西羊疯子的草屋里,那屋子啥样大家也都知道,我也不强迫大家,各自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帮衬的,多少算个心意吧!” 作为村长当然是第一个表态,曹年顺率先让芸娘拿了十斤米出来。 虽说大家对有人定居村里没什么意见,但要让自己捐财捐物,这就有些想法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