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面对《油画》杂志的镜头,结果还可能有好有坏。 因为害怕而提前逃跑了。 那真的是输的不能再输了。 顾为经会立刻成为狮场双年展未来二十年内最大的笑话的。 对于他是否要走进滨海艺术中心的那个名利场之中,这从来都不是一个选择题。 顾为经没的选。 “不,我不会取消接下来讲座,但我可以让整个采访变得让人昏昏欲睡,非常的无趣。就是那种……公式化的套路回答,甚至尽可能的不说话。” 顾为经开口。 他把手机开着免提,放在桌子上,把行李箱里的物品,一样样的在酒店房间之中摆放整齐。 洗漱用品、猫咪的尿片、出门用的溜猫绳。 衬衫、领带、裤子。 …… 他一边整理着晚上出席社交宴会所需要的正装,一边安然的开口。 “举办不举办对谈,这不是我能选择的。但我可以选择让滔滔不绝的表达真实的自我,还是选择让整个采访变得冗长而枯燥。我是大画廊的签约画家,他们可以让我提前反反复复的采排每一個可能遇到的问题,避免任何的风险点存在。” “您懂的,每一个问题都排练好公式化的回答。无聊、无趣但也……无害。就像电影里,不管审讯官讯问什么样的问题,都在那里固定背诵自己身份编号的受俘士兵。” 顾为经笑了一下。 “如果有人把另一个像押解犯人一样走到镜头之前,那么自然应该接受对方也表现像一个被俘虏的犯人一样,什么话都不想说。很公平,不是么?” “而且,兰普切小姐,您知道比起审讯俘虏,这件事最棒的地方在哪里么?在这里……你们大概是用不了老虎钳的,对吧?” 他说了一个颇为好玩的笑话。 兰普切却没有笑。 滨海艺术中心那边,手拿电话的策展助理微微皱了皱眉头。 是的。 她懂,她曾见过那样的访谈讲座,主讲人在台上用沉闷而无聊的语气说着什么,嘉宾眼皮打架快要睡着。 他们不是面对问题回答答案,而是拿着答案等待问题。 举个例子。 顾为经可以提前准备好正确的回答——“阿旺大王是世界上最帅的猫猫!伟大的阿旺是世界的主人。” 对方提问:“谈谈你的艺术创作生活吧?” 他回答:“艺术家的灵感来源于片刻的感动,好像是被什么巨大的力量砸中身体一般的宿命感。你知道么?我有一条猫,每当我恭敬的抱起阿旺大王,我都立刻感受到这种沉重的力量,我获得了启示,阿旺大王是世界上最帅的猫猫!伟大的阿旺……” 对方提问:“好了,谈谈亨利·马蒂斯吧,你怎么看待马蒂斯的作品呢?” 他回答:“野兽派的作品充满着狂野的生命力。笔触之中,好像被什么巨大的重量的所贯穿。你知道么?马蒂斯一生中最钟情的动物就是猫。很多伟大的画家都是十足的猫奴,也许是猫猫赐给了他们力量。这不禁让我想起,我也有一只猫,每当我恭敬的抱起阿旺……” 对方提问:“停停停!求求您不要再提你的猫了好么!咱们换一个问题。如今随着气候变暖,环境保护问题成为了全体人类所需要共同面对的世纪难题。关于这个问题,做为艺术家的您有什么想说的么?” “环境保护问题成为了全体人类所需要共同面对的世纪难题,身为艺术家,在绘画的时候,更要能感受到巨大的责任感与宿命感,你知道么——” 对方抽搐的捂着心口说:“莫非您有一条猫,名字叫阿旺?” 顾为经点点头:“恭喜你,伱已经学会抢答了,阿旺大王是世界上最帅的猫猫,伟大的阿旺应该是……” 主持人:“阿巴阿巴……” 顾为经:“阿旺大王是世界上最帅的猫猫。” 主持人:“哗啦哗啦——” 顾为经:“阿旺大王是世界上最帅的猫猫。” 最终。 顾为经、主持人、台下嘉宾,全体洗脑合唱:“阿旺大王是世界上最帅的猫猫!喵喵喵!” 这种回答模式的核心就在于,提前准备好“A、B、C、D、E、F”几个标准模版答案。 不管别人天南地北的怎么提问。 你只需要想办法把问题绕在这几个登台前就既定好的不会出错的回答上,就好了。 实际操作起来,当然不会只准备一两句话,生搬硬套这么简单。 但是。 策展助理同样也很清楚,不管简单不简单。 对方如果背后站着大画廊,并且提前做好准备的话,那么,他们是真的能做到,把每个可能出现问题都做出一份四平八稳的“安全答案”。 顶级画廊的营销公关团队,是非常非常专业的。 应付采访和媒体,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就是这些人的日常工作。 他们能把喝完的空啤酒饮料罐子,吹的天上少有,地上全无,靠在报纸上写评论软文,营销的像是圣诞老人用过的似的。 他们也能为艺术家在面对新闻镜头时,尽可能的避免任何“伦理”风险,从环保、海平面上涨到地球为什么是圆的,意大利披萨里应不应该加菠萝,全部都说一遍,仔细想想,又仿佛什么都没有说。 对于顾为经来说,这当然不是最好的应对。 不。 这甚至不是一个好的应对。 没有人是傻子。 普通的观众不是,底下的组委会嘉宾和艺术展评委不是,《油画》的采访团队更不是。 顾为经是不是在逃避问题,他是不是在回避造假争议的焦点,是不是在那里敷衍了事。 每个人都很清楚。 观众会走,评委会睡觉,会玩手机,会在群里和朋友怒骂“MMP”,《油画》的采访团队也会很抓狂。 但也就如此了。 宛如顾为经刚刚说的那句玩笑话——“这里没有老虎钳。” 伊莲娜小姐性格再凌厉再强势,言辞再锋利,她毕竟也只是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女人。 顾为经真的铁了心了在那里活稀泥、打太极、发挥杨老师传授的滑不溜手的油乎乎大法。 她总不能真从哪里摸出把钳子来,捶爆这家伙的狗头,从对方的嘴里掏出她想要的答案吧? 也许。 顾为经会给《油画》团队留下了极差极差的印象分,在人家的采访专栏里不可能写几句好听的话。 然而—— 如果这场采访真的隐藏着未知的大坑。 比起一朝不慎,在坑里摔死,跌的身败名裂。 这也一定不是最差的结果。 如果有后悔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