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很多香江大导演、明星,其实都是从内地过去的。 比如天王黎明,就是京城人,王胖子老豆王天林,乃是绍兴人,刘嘉龄是苏州人…… 最离谱的还是香江著名渣男小倪他爹,一路从内蒙跑路到香江…… 上个世纪香江娱乐圈的辉煌,大部分底蕴来自天朝五湖四海的文艺人才。 等到内地发展起来了,百花齐放,香江娱乐圈人才断代,也就成了如今青黄不接的模样。 墨镜王原本是魔都人。 从小去了香江,骨子里有很深的魔都情结。 所以在看到《繁花》原著时,灵感陡生,突然有一种想要将之影视化的冲动。 于是果断让团队出手,拿下了版权。 一个出身平凡的魔都小青年阿宝。 白手起家,历经沉浮。 最终在上个世纪的魔都黄河路扬名立万,成为名动上海滩的宝总。 阿宝的人生经历,就是《繁花》这个故事。 以他的传奇经历,折射那个大时代。 如此以小见大,深度也就有了。 墨镜王看了几遍原著,表达欲爆棚。 在脑海里边,勾勒出了大概的故事轮廓。 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卖馄饨的那位。 十几年前,叱咤香江、风云港岛。 何等意气风发? 说是商界大亨绝不为过。 而且风流韵事不断,后来万丈高楼,轰然倒塌,进了提篮桥进修…… 巧合的是,那位跟周余棠恰好同姓。 坊间甚至一度有过传闻,说周余棠是这位家里的晚辈。 墨镜王对这些事情蛮感兴趣,经过多方了解,才知道不过是江湖谣言。 周余棠在十年间,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站在了娱乐圈山巅。 亚洲传媒大亨,插旗好莱坞,豪购英超红军,涉足互联网,抖音短视频通吃全球市场…… 这可远比卖馄饨的成就要辉煌多了。 不只是娱乐圈,连香江富豪圈子,私底下都有不少关于周余棠的议论。 墨镜王知道不少内幕消息,对周余棠的兴趣也是不减反增。 对于导演来说,要通过镜头语言,给观众塑造出一个足够有说服力的世界。 让周余棠演《繁花》的男主角,这都不用演。 因为他本来就是白手起家的风流大亨。 观众潜意识就会说服自己。 所以,在墨镜王看来,没谁比周余棠更合适演阿宝。 他没事经常上网冲浪,很在意观众对自己的评价。 看到网上有不少因为《摆渡人》而对其的质疑,没忍住发了小作文。 心里也憋着一口气。 憋着准备掏出一个有足够分量作品。 神仙局的天选男主角就在眼前,但怎么说服他加盟,却是个挺伤脑筋的事情。 墨镜王给任中伦打了电话,“任董,糖嫣没问题,就这么定了,至于周总那边,你想办法做做工作。” “王导,你也知道,余棠档期很紧,这事不好办啊。” “你面子大,肯定有办法,让糖嫣也帮忙劝劝,其他条件都好谈……项目可以配合他的档期来做……” “唉,我再试试吧。” 任中伦叹了口气。 “那就这么说定了。” 王嘉卫飞快挂了电话,推了推自己鼻梁上的墨镜。 《繁花》这个项目,筹备时间较长,有的是时间拉扯。 但他很有信心,在第一个五年内拍出来,快得很…… …… 被惦记着的周余棠,莫名打了个喷嚏。 黑色高领毛衣的衣领遮住了下颔。 快步进了公司大楼。 比起濠江,一月份的京城骤然降温,冷彻骨髓。 对于糖嫣的报喜也没觉得意外。 因为他早就接到了墨镜王通过任中伦抛来的橄榄枝。 圈内大导演要做大项目,第一人选必是江东大都督。 因为周余棠这个名字,就是收视与票房的保证。 最顶级的项目,大多是先到他的手里过一遍。 然后才轮到一线明星挑选。 当时任中伦雪中送茶叶,顺便说了这事,周余棠十分动容,然后以档期太满为由,表示遗憾…… 说实话。 周余棠挺欣赏墨镜王的才华,《旺角卡门》、《春光乍泄》、《花样年华》等电影拉片不少次。 但他并不是很想接墨镜王的戏。 主要是对其做事方式,深有了解。 墨镜王总是先开机拍几个月,让演员自由发挥,每个人物每个机位都拍一遍,然后回去拿着素材一边剪辑一边构思…… 咔擦灵光一闪,有了新的想法,又继续补充的镜头。 然后就重新开机,再拍几个月。 如此反复几年,最后在海量素材基础上,拿出一个完整项目。 以前他拍电影尚且如此,这回拍电视剧,时间线还要拉长。 周余棠手里头事情可不少,还要管理时间陪身边的女人,哪有这闲工夫陪他耗。 换做是他来操盘这个项目。 剧本搞定,上预算项目书,明确计划投入资金,直接选角。 前期筹备最迟到明年,然后开机,算上后期时间,后年就在电视屏幕上跟观众见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