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标从小便熟读儒家经典,性格仁慈宽厚,堪称扶苏第二。 甚至他比扶苏更合适做继承人! 扶苏性格有缺陷,但朱标没有! 据历史记载,朱标对弟弟们十分友爱,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等曾多次有过错,都是他从中调和求情,免受责罚。 可以说,朱标在诸王中具有极高的威信。 若他不死,大明第二位皇帝一定是他。 而如果他做了皇帝,那明成祖就是另一个世界的历史了。 “所以香蕉姐才提出这么多改善民生的建议吗?” 赵城看着香蕉的回答,也在思考,通过改善民生搭上朱标的线,究竟可不可为。 事实上,很多历史学家都为朱标的早死感到惋惜。 按照历史发展规律,开国皇帝采用重典立国之后,都需要一位皇帝来稳定社会秩序,采取利民的休养生息政策。 如此政权才能更稳固,更有利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 如果朱标能活着即位,其性格、能力,以及威望,绝对能将大明王朝推上新的巅峰。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事实就是朱标死后,朱重八高压政策下朝政并不稳固。 在朱允炆继位后,竟然不顾现实条件大力削藩。 这就给了朱棣机会,靖难之役后成为了大明的掌舵者——明成祖。 朱棣具有非凡的统领能力,如果有机会,或许会和朱重八一样是合格的开国之主。 至少在带兵打仗方面是个专家,可在如何治国方面,也如朱重八一样有局限性。 当不得合格的君王。 其实这一系列的原因,朱重八至少占一半以上。 回到现实,赵城还在思考如何搭上朱标的线。 朱标是位合格的太子,为文武百官和老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好事。 这是个比较成熟太子,没有朱重八和朱棣那么重的杀戮之心, 反而人缘好,性格好,正是大好的承平守成之君。 “如果我能表现出改善大明民生的能力,大概率会被朱标所重视,只要能搭上他的线,后面就好操作了。” 改善民生,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就是生活物资。 不止是大明,任何朝代,任何时期,生活物资都是最重要的民生。 人类历史早就证明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对于一个政权的重要性! 新夏族立国后的老大哥,为什么会在双强争霸中失利,最终亡党亡国?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老大哥家的人民生活水平远远比不过欧洲那些国家,更比不过大洋彼岸的强敌。 “想要改善民生,大致就是衣食住行等基础生活条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