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商业的话,初期可以借助一些新奇的玩意儿和现代化的营销方式,将基础的商业集团打造出来。 等后面有权有势了,可以试着改变一下士农工商的阶级局面。 关于商业这点也可以准备一些资料和书籍带过去,但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要实事求是,不能走本本主义道路。 后面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商业,要利用经济发展规律,将商业对社会的促进作用发挥出来。 此外还有一项重中之重的教育体制问题!” 想到教育问题,赵城就一阵头痛。 现代教育体制都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更何况是古代的官本位教育体制呢? 但这个问题又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是他改变世界,改变夏族命运的重心所在。 “这个问题啊,实在是难解啊! 只能做好一些必要的准备,等穿越过去后再做规划了。 走一步看一步吧!” 赵城没有办法,在大明这样一个体制下面搞教育改革,不要朱重八动手,朱标都会对他有想法啊! 古代学生,以儒家学说为主。 讲一个“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任何所有,都是为帝王家服务的,都是为了维护利益集团的统治。 赵城敢搞教育改革,不说利益集团的威胁,单是思想方面就有重重阻碍。 儒家一千多年的统治思想,哪能轻易动摇? …… 说什么为天地立心,为生灵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那是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 士大夫不等于读书人,读书人不等于老百姓! 学问的问题,教育的问题,这是封建王朝的根基之一。 这等命脉所在,焉能让外人动之? 不说古代,就当代! 夏族一纸双减,打死了多少教培? 这是国之根本,关系夏族万载千秋之伟业,其重要性,不必赘述。 不过,就算教育的问题再难,也是他赵城必须要面对,也必须要改变的。 纵观整个夏族史,特别是三十而立以来的四十年,基础教育的普及,是化人口红利为人才红利的核心关键所在。 若说夏族四十而不惑的关键一招是那位老人在南方画的那个圈,那重启高考、普及基础教育就是将那个圈扩大到覆盖全国的核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