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这种可能性太低了。 赵城没有试错的机会,一旦走上这条路,他就不能错! “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秦公子要走是必然的……” 李林老爷子感叹一句,自那夜救下赵城,他就明白这年纪轻轻的小子,绝非寻常人。 “唉~还是我吴山寨太小……” 吴勇叹息一句,对于赵城要走感到很遗憾。 这段时间以来,赵城一个人推动了整个吴山寨的变化, 这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注定不属于小小的山寨。 “秦先生,你什么时候走?” “时间还没确定,再缓几天吧……” “你不是说土豆快成熟了吗?要不成熟后再走吧!” 吴勇这样一个粗汉,还露出了丝丝央求的意味。 “今天先不讨论这个,喊你们来是想让你们能够通过群体决策,做出最符合山寨发展的决定。” 赵城盛情难却,担心自己心软就留了下来,连忙转移话题, “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为你们提意见,煤炭的功能有很多,未来会是无比重要的资源,我建议你们开采。” 赵城话音刚落,管委会众人就连忙点头迎合,秦先生说开采,那就开采! 这样的露天煤炭都能放过,那还谈什么好日子好生活? 煤炭的使用条件已经很低了。 古代,只要不在室内烧煤,那基本就没什么大碍。 在赵城做的纲要中,对如何使用煤具有详细记载,也包含了一些打造带烟冲的家用煤炉的工艺、技术。 若吴山寨能将这些东西打造出来,那他们的生活绝对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此外,这东西不仅可以生活做饭,其燃烧的残渣粉末,配合人畜粪发酵,还能形成肥料。 这些都是运用! …… 决定开不开采煤炭的那夜,赵城一宿没睡,一直在思考自己离开的问题。 他在吴山寨的这些日子,做了不少努力,带来了不少变化,为这个山寨注入了新的活力。 村民们没饭吃,粮食是问题。 那好,赵城给他们提供了高产种子。 积累个几年时间,吃饱就不会是问题。 到时候,如何吃好,才是问题。 种子、煤炭、肥料…… 这些东西,对于赵城来说还只是次要的。 真正重要的事,是推动简化汉字在吴山寨的普及。 教育是重点,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改造书院,形成全村尚学、求知的氛围…… 这一切努力,都为了尝试打破古代官本位教育体制。 也就是吴山寨比较偏僻,没啥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 不然赵城此举,怕是不易! 但还好,一切都很顺利。 在识得繁体字的基础下,认识简化汉字非常轻松。 如今赵城身边的小丫头,已经能抱着现代化的书籍阅读了。 虽然高深的知识读不懂,但基础的科普图书倒是看了不少。 明白了很多现象,知晓了不少道理。 若说对基础知识和科学的了解,整个吴山寨除了赵城,就是李巧珍了。 李巧珍,这是赵城为吴山寨留下的最重要的礼物。 她,或许能依靠自己的见识,带着吴山寨走上不一样的道路。 赵城会离开,但他留下的东西,会随着吴山寨的发展,绽放出绚烂的光彩。 依靠赵城留下的这些书籍、知识和思想,吴山寨的很多问题都会在发展中得到解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