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赵城哈哈大笑,他相信宋濂不是傻子,也不是短视之人,更不是一个恩将仇报之人。 宋濂因为长孙宋慎的缘故,差点被处死,但马皇后等人极力劝阻朱重八,倒也活了下来。 从某种客观的事实来说,宋慎必死,但赵城越狱救了他。 如今宋慎在宋家的势力支持下,早不知道逃哪个地方隐姓埋名去了。 虽说宋家因此被抄家,但好歹并未被灭族。 这也是不幸中的万幸。 换句话说,赵城对宋家长孙宋慎有救命之恩。 “哈哈哈~” 宋濂沉默了好久,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他是聪明人,他非常了解朱重八。 这位号称“开局一个碗,打下偌大天下”的乞丐皇帝,看似英明神武,实则小肚鸡肠,心胸狭隘,且目光短浅。 换句话说,若不是地主阶级选择了他,且红巾军的主力皆在抗元,他根本没机会成为天地共主。 那时候,红巾军掀起反元战争,各大教派四起,明教、白莲教等各地征战, 明教张教主亲临前线,带兵作战,率领百万大军正面击溃蒙元,奠定了农民起义胜利的基础。 只可惜张教主战死沙场,未建立农民政权。 韩山童死后,刘福通支持小明王韩林儿自立为王,建立韩宋。 至此,农民起义取得初步胜利。 同年郭子兴因朱重八放孙德崖郁郁而终,郭天叙和张天佑等人向韩宋效忠,成为“宋人”。 但这两货能力不行,战死,后朱重八因为郭子兴女婿的身份,名正言顺地继承了郭子兴的势力。 再后来,朱重八背叛了农民起义,成为地主阶级的利益代表,篡取了农民起义胜利的果实,暗杀小明王后自立称帝,建立了大明帝国。 纵观整个农民起义过程,抗击蒙元的主力从来都不是朱重八。 前有明教张教主用生命抗元,后是小明王、张士诚、陈友谅继承衣钵扛起大旗。 若不是陈友谅骄兵必败,朱重八哪有可能称帝? 宋濂非常清楚,朱重八为什么能成为天地之主! 因为他的媳妇是马氏,是郭子兴的养女,因为郭子兴留下了可窥中原的雄厚势力遗产。 这也是朱重八对马皇后深厚情感的基础。 毕竟,如果没有马氏,朱重八哪有可能问鼎中原! …… 宋濂大笑过后,保持了长久的沉默,终是主动打破僵局。 “明人不说暗话,小侯爷,你找我一介流人,是何目的?” 他非常清楚,自己被流放似乎没那么严重,但朱重八对他杀心之重,绝不是马皇后、太子能够劝解的。 不直接处死,也只是不愿与马皇后、太子朱标之间产生间隙。 毕竟,自己已经被流放了。 遭遇流民、土匪、强盗,或者病死、溺死,再不济水土不服,又或者愧对皇恩浩荡自绝以谢之…… 总有一个适合他! 此举,既让朱重八安抚了妻儿,也了却了心事。 何乐而不为呢? “明人不说暗话,在下不是什么小侯爷,只是老师的学生秦明。 至于找老师,自然是叙旧的。” 赵城笑脸相迎,亲自将宋濂引入座位上,还为他倒了一杯国酒茅台。 “欸,你看我,真的是岁月催人老,不服老也不行啊,这记忆退化了,连自己的学生都记不清了……” 赵城给了个台阶,宋濂自然是要顺着走下来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