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推恩令-《白袍天下》


    第(2/3)页

    虽然只是讲了一个开端,可这开端已经吸引了神武的注意力,他也想听听这位高人的见解。神武是出自世家,他深知世家的力量,他也懂得与各个世家达成一致。

    “陛下联合四大世家的力量,扫平寰宇,囊括天下,当然,四大世家也都获得了极大的回报。陛下可曾想过,历朝历代,是不是没有人意识到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此话怎讲?”

    “天下间九成的财富,皆藏于世家之中,寒门以下仅占一成。这是财富集于世家。”

    “天下间九成的读书人,皆出自世家,寒门仅占一成,平民与贱奴则几乎不读书。这是人才集于世家。”

    “再看这大梁朝廷,九班以上无寒门,九班以下无世家。高官显爵皆汇于世家。”

    “陛下,有这三点,若是利用好了世家,自然无往而不利。可是同样是因为这三点,也给朝廷埋下了祸根。”

    “世家凭借手中的权力,兼并土地、矿山、森林、盐场、渔场,甚至这金陵城中大的店铺,哪一家不是世家所有。”

    “一个朝廷刚建立之时,因为战乱必然有大量的无主土地,或者没收前朝的田产。这时朝廷赏赐也比较大方,世家获利也最多,朝廷与世家皆大欢喜。”

    “可到了有一天,赏无可赏,朝廷满足不了世家的需求时,世家就会自发地从寒门、平民手中夺走土地。到了后来,九成的人吃不饱、穿不暖,世家就会说,这都怪朝廷。”

    “于是世家与下层百姓,会一同推翻朝廷。世家又成了有功之臣,可以窃取高位。同时因为战乱,会多出许多无主之地,朝廷又可以有短暂的平静与繁荣。”

    程欢喜一口气讲了许多,神武皇帝都在耐心地听着。神武皇帝是个悟性极高的人,对程欢喜所讲述的道理,一听就明白。

    让神武皇帝惊诧的是,这个平日里陪自己下棋,下了二十几年棋的程欢喜,居然能有这么深邃的理解。

    “那照你所说,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岂不是无法破解开这个死结了吗?”神武皇帝问道。

    “欢喜只是讲了大概的关系,每朝每代在细微处都会有所不同。不过欢喜相信,总有一种方法,可以改变这种状况。”

    “那是一种什么方法?欢喜可能说的明白?”神武对这个话题越发有了兴趣。

    若是能破解开这个死结,那么自己所创的大梁,是不是就可以绵延万代?那样的话,自己的功绩可以超迈那位始皇帝。

    若是冯引蝶能将天机图夺回,那么待自己勘破长生玄机之时,就真的可以称得上是:江山永固,万寿无疆。

    “陛下,何不重启推恩令?”

    “推恩令?那个汉朝武皇帝的推恩令?”

    “正是,不过可以对推恩令加以完善。”

    “要怎样完善?”

    “陛下,欢喜姑妄言之,陛下姑妄听之。方今天下,有户一百一十五万余,有口五百六十八万余。世家有几何?约有一成左右,可正是这一成的人口,占据了这天下九成的财富。”

    “而世家通过嫡长子继承制,保证了不管过了多少年,财富还是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旁支庶生的,依附于长房长子。这一样来,世家子弟的利益来源于家族,而非朝廷。”

    “故而世家有与朝廷抗衡的资本,世家子弟一心维护世家利益,根本不会理会朝廷的兴衰,对他们而言,改朝换代不会影响他们的利益。”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若是能将这天下九成人的利益,与大梁朝廷捆绑在一起,那何愁不能一统六合呢?”

    神武有些不耐烦地挥了下手,说:“具体些说,怎样推恩?”

    程欢喜不敢再长篇大论,而是根据另一个世界的历史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简单来说,分为三步。第一步,嫡长子继承勋爵食邑,但只能继承一半,三代以后,朝廷勋爵食邑收回。”

    神武皇帝知道,这确实是个限制世家的好办法,五十到一百年之后,朝廷将不再供养勋贵,可以大大减轻朝廷的负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