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大皇子遇袭-《白袍天下》


    第(2/3)页

    自程欢喜得了离魂之症后,神武皇帝虽并未刻意疏远,但是确实与程欢喜见面的次数少了许多。而朱异这个中书舍人,却常常陪伴神武皇帝。

    要说这朱异,也真真是个骨子里透着狠劲之人。自从得了中书舍人这份差使,朱异便未回过家中,只在宫中小心侍候。直到神武皇帝将自己施舍给了同泰寺,只带了几名太监和侍卫一同出家,朱异才得了空闲,回了趟家。

    回家时已是黄昏,自己家的狗冲着他乱叫,以为来了陌生人。

    今日萧可言请了朱异,就是看中他中书舍人的身份。陛下虽然去了同泰寺,明眼人都知道,早早晚晚,还是会回到朝廷中的。

    若是有朱异帮助,对于萧可言这个未来的太子,可是大有益处的。至少告知一下神武皇帝的动向,还是办得到的吧。

    朱异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他今日愿意前来赴宴,也就表明了他的态度,他是站在大皇子这艘船上的。

    待宾客落座,各个花舫上穿花蝴蝶一般,走出许多曼妙的女子,陪侍着众位宾客。

    酒菜也纷纷端了上来。酒是上好的秦淮春,花是花舫中一朵朵花魁。有酒有花,自然少不了清倌唱曲。

    莲花舫上的清倌,唱腔十分优美,人也长得俊俏。只是一曲唱完,众人纷纷喝采之时,萧可言却叹了一口气。

    谢宝树是个伶俐人,问道:“不知殿下何故叹息?是不是这曲子不好?若是如此,让清倌换一首就是了。”

    萧可言摇了摇头,道:“不是曲子不好,而是人不妙。”

    谢宝树忙问:“人不妙?不知殿下所说的妙人,是哪一位?宝树去将那妙人好歹寻来就是了。”

    萧可言便说:“听说玉音阁的林晓林大家,色艺双绝,只是极少出阁。若是能在这秦淮河上,听林大家唱上一曲,才称得上是绝妙之事。”

    谢宝树一听,皱了下眉头:“只是那林大家规矩颇大,只去过四殿下府上,除此之外,还没有人请动过她。”

    萧可言听到谢宝树提到“四殿下”三个字,面上顿时露出不喜之色。

    朱异忽然开道:“那萧可义当初颇受陛下青睐,林大家能受他邀请,也在情理之中。可如今是什么情形?大殿下即将成为太子,以后更会是这天下的共主,会请不动林大家吗?”

    朱异此言一出,萧可言的面色好了许多,口里却在说着些谦词。

    谢宝树一听赞道:“朱大人洞若观火,言之有理。宝树这便前往玉音阁,请那林大家前来,为殿下献艺,如何?”

    眼睛看着萧可言,看萧可言是何表示。萧可言微一点头,接着摆摆手,示意谢宝树去吧。谢宝树见状,向萧可言施了一礼,便大步离开了。

    众人便开始饮酒作诗,以神武万寿为题,纷纷赋诗。只是萧可言的心思早已不在这酒宴之上,而是在猜测林晓会不会来。

    约摸过了一个时辰,谢宝树兴冲冲地进了花舫,大声说道:“回禀殿下,林大家到了。”

    原本还吵吵闹闹的花舫,瞬间变得无声,紧接着是更大的欢呼声,就连萧可言也霍然起身。

    “林大家何在?”萧可言问道。他往谢宝树身后望去,并无林晓的身影。

    谢宝树道:“殿下请随我来。”

    说着请萧可言前往船头。

    此时月亮已经升起,好大一轮皎洁的月亮,悬于天空。月华之下,秦淮河上花舫灯火辉煌,河水滟滟,管弦丝竹,一片歌舞升平。

    萧可言立于船头,众宾客如众星拱月一般,站在萧可言之后。萧可言一袭长衫,头戴纶巾,潇洒异常。

    忽然,一阵琵琶声起,那阵琵琶弹得十分娴熟,声音十分清越,周遭的管弦不由为之一凝。琵琶声时而如大珠小珠落入盘中一般清脆,时而又如银瓶迸裂一般激昂。到了最后,周遭的乐曲声消失了,只留下这琵琶的弹奏声。

    这时琵琶声开始变缓,由远而近。最先映入众人眼帘的,是一艘乌篷小船,接着是俏立于船头的一位佳人。佳人正在船头弹奏琵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