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论道选募-《白袍天下》


    第(2/3)页

    程欢喜并没有让他久等,他知道,像丁源这种人,有自己的生存哲学,可以为了官阶爵位,耍弄一些小聪明,也可以去做一些趋炎附势的事情。但要真正让他认同自己的观点,自己就得从道理上让他折服。

    “其实都不是。”程欢喜说道,“主要原因是,这个社会失去了流动性,各个阶层开始固化下来了。而这种状态,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是极为有害的。”

    阶层?流动性?固化?这一个接一个陌生的词语冒了出来,让丁源一时消化不了,似乎明白了一点,又似乎根本没抓住问题的关键。

    程欢喜很有耐心,道:“拿大梁来说,国人分为四等:士人、平民、部曲,还有奴婢。部曲出身的可以担任刺史吗?”

    丁源道:“不能!只能是士人。”

    “对,只能是士人。这就是现状,即便一个人有再高的天赋,如果出身不好,那他也只能做一个卑微的小人物。而一个如果出身好,生下来注定便可以为官。”

    “丁先生应该听过: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

    丁源当然听过这两句话,说的是士族豪门出身的子弟,只要到了自己坐稳马车的年龄,便可以授予著作郎的官职。如果这子弟会在书信中写“体中何如”四字,便可以授予秘书郎的官职。

    虽有调侃之意,却也讲的是事实。

    丁源听了之后,沉默了起来。

    程欢喜原本只是想说服丁源,真心诚意地辅佐自己。不曾想竟把另一个世界的观点,给带了出来,而这种观点,在现在的大梁,甚至整个天下,都是离经叛道的。

    “可是,自九品中正制以来,不都是士人的天下吗?主帅您不也是士人吗?”丁源终于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你说的没错,你我都是士人,士人中的寒门。可是士人也有贤愚之分,不能把出身当成才能?出身低贱之人,就没有品行高尚,才华出众的人吗?”程欢喜反问道。

    丁源又是不好回答。原本是程欢喜考校丁源的,不知不觉之间,变成了程欢喜对丁源的单向洗脑。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程欢喜说道,“这天下,原本就不只是由士人来治理的。”

    “那该由谁来治理呢?”丁源问道。

    “应该由谁来治理?”程欢喜忽然想起了《礼记》里的话,便道:“应该由贤与能,来治理这个天下。”

    丁源听到这里,居然身形微微一颤,口中念叨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说到这里,丁源长身而起,向着程欢喜深施一礼。

    程欢喜一愣,自己在这里挖空心思,想说服丁源,得到丁源对自己的认同,从现在的情形来看,似乎有点用力过猛了。

    “丁某生性愚钝,自幼求学,至今虽无甚建树,却一日不敢忘圣人教诲。”丁源说着,竟然有些哽咽,“这天下间众人,不是谈玄就是论道,以为释门才是这世间济世的不二法门,却不知道,只是儒门才是治世的瑰宝。”

    丁源继续说道:“不知程先生,是否认同在下的观点呢?”

    丁源其实是个儒生,在这释迦大行其道的时代,想找个认同儒门的人,真的不是那么容易。程欢喜的话里话外,透露出的都是浓浓的儒门观点。

    程欢喜道:“其实,就治世而言,儒门更胜释、道二门。”

    得到了程欢喜的肯定回答,丁源又一次长身而起,一躬到底,程欢喜急忙起身还礼。丁源再次落座后,平复了自己的心态,对程欢喜越发恭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