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以叔父的身份作为中间人担保,劝谏两位贤侄,在这种关键时刻,一定要携手抗敌,千万不可以让刘琦占了便宜,不然的话,风雨飘摇的河北政权就此轰塌,他们谁也活不成。 袁谭和袁尚只是对彼此不放心,但事实上他们还是知道,眼下并不适合跟对方翻脸。 有曹操在中间作保,他们的心就落了下来。 袁谭和袁尚暂且放下了成见,开始一同联合对抗刘琦。 眼下后方的邺城还是一个问题。 曹操向二人谏言,说是邺城方面由他去负责攻下。 毕竟刘袛想要投降,这是刚刚发生的事情,邺城方面,许攸他们还不能完全控制,趁着这个时候回返邺城,可一举拿下。 袁谭和袁尚平日里虽然都自视甚高,但这两兄弟关键时刻想的肯定没有曹操深远,这点他们也明白。 在这种关键时刻,曹操说什么什么,他们自然就同意什么。 是曹操和袁家兄弟分兵两路,开始向着各自的目的地行进。 曹操转向邺城,事实上,他根本就没有去取邺城的打算。 事到如今,他就是杀回了叶城,又有什么意义?拿下邺城,逼死刘袛,他一样是天下不容的罪人。 他的目的是要借由袁尚和袁谭对抗刘琦的时间,集结手下人,转道向北,先去幽州站住脚跟,然后再寻机对抗朝廷,如果是不行的话,他就转向辽东。 …… 与此同时,另外一边,曹操和袁谭等人的动向已经被刘琦知道了。 袁绍的情况,目前被袁军隐瞒的比较深,一时间还不能完全探查。但是根据卫士署的回报,敌军的情况确实有较大的异动。 敌军隐隐已经有了分兵的迹象,曹操率兵开始向北方进击。而袁军一方,则是继续固守本阵。 “这是邺城的情况,已经被袁军知晓了吗?”刘琦将众人召集到自己的王帐。 “陛下,如无意外,袁军已经知道了邺城情况,而曹操分兵就是为了回去夺邺城,我们当下的速度一定要快,不可让邺城再度回到曹操的手中。” 说这话的人,是蒯越。 不过,徐庶很显然有他另外的见解。 “陛下不可急躁,眼下当稳扎稳打,先破前阵的袁军。曹操虽然撤兵了,但是他就算是打下了邺城又能如何?曹操若打下邺城。东海王必死,届时情况和现在也没什么区别,甚至更好!逆贼杀了自家皇帝,更是为天下所不容,三州失地,反而能够更顺利的被我们收复。” 徐庶的话,让众人都很是叹服,这份不同寻常的远见,确实不同于一般人。 “不过,朕不打算这样做。”刘琦突然开了口。 徐庶颇有些诧异的看向刘琦。 刘琦很是沉静的道:“东海王既然已经投降,而朕也准其投降,那他就是依旧是汉室宗亲,依旧是朕的子民,朕不能利牺牲宗亲,去完成统一大业。” 众人闻言都非常惊讶。 “陛下,可这对于我军来说,确实是一个千载难逢的……” 刘琦摇了摇头,道:“不,没有什么千载难逢,机遇不都是天赐,我军能够走到今天靠的是公等的鼎力相助,千秋基业首在于人,不可因这一时之气而毁了帝王声誉。” “陛下高见。”一众臣子们皆是纷纷对着刘琦坐作揖。 “传朕的旨意,全力进攻袁绍的主营,另外由皇叔、吕布、赵云分兵去截曹操攻打邺城的队伍。” “诺!” 就在这个时候,满宠快步走到了殿内向着刘琦长长作揖道:“陛下,臣来晚了。” “满爱卿帐议何故来迟?” “回陛下,臣接到了一个人的归顺之请,一直在处置此事。现今已经有了眉目,故来向陛下禀明,还请陛下恕臣之罪。” “何人要归顺?”刘琦好奇道。 “回禀陛下,乃是袁军的校尉徐晃,他暗中派人找到了陈,想要弃暗投明,脱于泥道,归于陛下。” “是他。” 刘琦自然是知道徐晃的,不过他毕竟在这个时代呆的久了。再加上当了皇帝几年,心沉似海,再也不像当初那样,有什么事就会喜露于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