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零七章过分了过分了-《贞观卖纸人》


    第(1/3)页

    战争这种东西需要筹备的东西很多,大唐对高昌的借口刚刚弄好,时间确已经来到了贞观七年。

    现在贞观七年初,大唐的日子越发的好过,大量的土豆地瓜玉米种子经过江南一波栽培后已经出现,开始运往大唐各地。

    各地官府给百姓分发一点,让百姓认领,各家土质不好的地都种上,其余的都由官府种。

    对于官府分发的种子,百姓们很开心,随后就开始种植,这件事解决掉大唐政府和所有既得利益者也都兴奋了。

    只要今年能来个大丰收,粮价就能平稳下来,各个地方百姓有了余粮,对于生孩子的事情就会热衷。

    而且,各个地方粮食爆产那也是一项非常不错的政绩。

    各地官员都在努力,大家都知道,大唐现在打下了不少地方,都缺少官员治理,如果他们努努力,政绩好看一些,往上升还是没问题的。

    就像此时的马周。

    本来在三省工作的马周,现在有了调令,李二亲自下令,让马周前往吐谷浑治理地方。

    这个命令来的极其突然,很多人都很迷茫。

    谁都知道马周是太子府出身,有他在一天,不利于太子的事情就很难通过。

    门下省的权利很大,任何政策都有驳回的权利。

    马周在门下省,除了少数李二的命令没办法驳回,大多数都可以驳回,这也是李承乾现在能稳住的一个重要支柱。

    现在李二突然下令让马周去吐谷浑,对李承乾的势力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重大打击。

    除此之外,李泰又一次上奏,表示侯君集等人做的过分了,不分青红皂白就要一百万斤棉花,还不给钱,这种白嫖行为实在有损大唐天威。

    当然,大唐的那群朝臣则是没有这种感觉,一个一个的都觉得挺不错,白嫖一百万斤棉花,这证明他们要是接收了西域和高昌,现在每年最少都能获得一百万斤棉花,这是一个好情况。

    接手就能盈利,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好消息。

    李泰的上奏没有回复,石沉大海。

    李二总不能说他手里就有一条棉衣销售渠道,如今都准备好了,就差棉衣到货的问题吧。

    李泰开始四处找人,基本上除了博陵崔还搭理搭理他,其他派系,包括中立的官员都是有多远走多远,大家都忙着去送马周了。

    马周家中最近是各种官员无数,大家听说哪种要去吐谷浑,纷纷来送行。

    人家马周在门下省工作的时候,可是积攒了不少好人缘,大家都是能帮就帮一把。

    “宾王兄即将远行,有何需求尽管说,我们都给你准备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