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总工归来-《胜利之钢蚁雄心》


    第(3/3)页

    然而,整个履带的重量,却并没增重太多,在理论上来讲,甚至只要材料技术允许,就是承载五六十吨的坦克,问题应该也不是太大,最关键的是,整个底盘的自重,不过十七八吨。

    对于这俩个土专家的能力,刘郧还是很满意,也不忙着拿出自己的设计图纸,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命令德国专家们交图纸,汉斯与施诺德如同老鼠见了猫一样,乖乖的交出了图纸。

    更好笑的是,俩德国专家就像小学生一样,可怜巴巴的,期待老师的夸奖,简直令办公室的其他人跌碎了眼镜,这还是之前那俩个牛叉人物么,都忍不住擦了擦眼睛,打算重新再认识。

    刘郧如同翻连环画一样,略略的翻了翻,俩份图纸其实就是一份,都是以一战德国的飞艇发动机为模版,进行了一定的创新,一是体型相比,更加小型化,二是利用30年代的技术,进行了综合改良。

    但是,距离装上中型坦克,还有很远的路要走,经智脑扫描后,进行了模拟分析后,一个方案是330马力,一个方案是360马力。

    想到苏联T34坦克的500马力,刘郧不由大大的摇头,浑然忘记了T34是1940年的产物,至于1934年的阶段,英美德法也就这个水准,至于日本的现阶段坦克,还停留在180-220马力。

    刘郧也不说话,直接从庞学忠的手里接过图纸,慢慢的在桌面上展开,俩个德国专家这时就不客气了,直接从其他人手里夺了过去,仔仔细细的研究,先看概要,嗯,一组发动机单元是200马力。

    新型坦克可装备四组,即800马力,德国人瞄了瞄某总工,这厮却老神在在,真有些摸不准,也不敢乱发贬言,只好继续翻阅。

    随着图纸的哗哗翻动,越看越快,俩个德国专家脸色越发紧张,不知不觉已经铁青了,本土专家和秦少将也越来越不自信,心中那根弦即将绷断的时候,俩德国人已经哇的一声哭起来了,咚的一声跪在刘郧的面前,如同信徒见到了上帝,在不断的忏悔。

    一时之间,“喀拉”之声,响过不停,由于紧张出汗,惊诧又导致手滑,大家不知不觉中,都将手中的茶杯,摔了个粉粹,目瞪口呆的望着德国专家,莫非这俩厮伤心过度,已经神经错乱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