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制药暴利-《胜利之钢蚁雄心》


    第(2/3)页

    早餐过后,刘郧与孔玉玲一起,送庞学忠与庞语嫣离开,某海归经庞太师的提醒,才想起给他老爹报平安,只好仓促的写了一封家书,孔大小姐可是心细如尘,早就准备了一大堆的礼品,拜托庞氏父女,带给未来的公公刘鄂北,以及孔才女的一封问候信。

    同样是一封信,刘郧看到自己的字如同狗爬,孔才女的信却是龙飞凤舞,娟秀有力,一看就知道是名家出身,在惭愧之余,只好以自己来自21世纪,是用惯了钢笔的缘故,来安慰自己。

    庞太师父女走了之后,刘郧感觉自己心中空唠唠的,好像失去了什么,难道自己喜欢上了庞语嫣,不会吧,自己可是一直拿她当妹妹的,难道是想起了中城宫清子的缘故,嗯,有可能,但是自己究竟该不该去见她呢,万一跟屁虫袁琪儿,与船越义珍一见面就打起来,该怎么办,自己这个小胳膊小腿的,劝得了么。

    算了,懒得想太多,还是不去为好,刘郧如是想到,反正还需要进一步改进青霉素的性能,记得21世纪时,还有什么钾基与钠基之分,还有什么口服与针剂之分,嗯,对了还要研究一个制药机器,可以将青霉素结晶和磺胺结晶,分别制成可注射的青霉素针剂,以及加入一些淀粉,制成可口服的磺胺片。

    不做不知道,一做吓一跳,当刘陨真正开始改进青霉素和磺胺片的时候,才发现事情远比预想中复杂,比如如何包装成品药物,就是一个大难题,两类结晶最怕受潮,还要避免与空气中的杂质接触,所以最好采用真空无菌作业,对21世纪或许是个简单问题,而对于1934年来说,就是一个要命的事情,不亚于登月计划。

    还好,某人随身携带六只蚂蚁机器人,需要任何机器设备,只要想得出来,这些机器人就做得出来,根据21世纪的记忆,保存药品的最好办法,就是采用真空状态下的小玻璃瓶,这个好办,随便找点玻璃,让蚂蚁边提纯边加工成,形成每10克一装的小玻瓶,只是有个小问题,今后总不能一直采用机器人加工吧。

    其次就是钾基与钠基的问题,本来天然青霉素,是不用置换成钾基与钠基的,这样做的真正原因在于,如果天然青霉素没经过特殊处理,根本无法100%的溶于水,当然经过蚂蚁加工之后,就可以不用考虑这一环了,甚至药效更佳,对人体的副作用也少了许多。

    然而今后需要工业化生产时,就得重新设计了,好在孔财神与孔玉玲,已经想到前面了,已经通过海外关系,联系了一大批医学专家,比如麻省理工学院的钱恩、弗洛里及希特利,以及德国的杜马克和法国的特雷富埃尔等等,将极大的解放蚂蚁机器人的工作。

    刘郧得知这些牛人愿意来华夏合作时,也是雷得里焦外嫩,转而一想,这些人在原本的时间线,就是青霉素和磺胺片的真正创造者,现在不过是拐一个弯,又回到了起点而已,自己搞出这些药物,也只是为了更好的抗日而已,这些人愿意加盟,其实也是好事,今后如有可能,将诺贝尔奖还给他们又何妨,咱们的人品可不差。

    一连好几天,刘郧忙着改进各种制药技术及设备,基本就在孔氏别墅,与中华联合制药厂之间,形成俩点一线的生活规律,直到一天,秦少将与孔财神一起来找他,说德国军事顾问团总顾问,汉斯·冯·塞克特上将,及部分顾问成员,即将抵达汉口,南京通知汉阳兵工厂,请做好原型发动机组装和测试的工作。

    不说刘博士还差点忘了,难怪日理万机的孔财神,会在汉口停留这么久,原来是早已有准备,甚至孔部长,才是真正的“中德联合研发会”主任,刘郧暗暗庆幸,幸好自己也早有预计。

    不但要求兵工厂的“一所俩组”,在做好发动机零件的同时,还预研了未来坦克的底盘和炮火,此外还命令蚂蚁机器人,另做了些发动机主轴及零件,不过能在塞克特上将驾临之前,组装测试一下也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