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航运预案-《胜利之钢蚁雄心》


    第(2/3)页

    胡健生在卢老总的示意下,开始详细的解释,“这批货物,运输量不算大,从武汉到重庆合川,我们民生公司最大的货船,是上千吨的老汽船,若是不顾损耗的话,一船就可以运去”。

    刘郧有些不解,运一个货物,还有什么损耗,难道还流行明朝末年的海运传统,动不动就要“漂没”过三、五成。

    襄理龚先洲有些尴尬的说道,“刘公子,你误会了,我们是民运公司,哪里敢像官府那样,动不动就‘漂没’”。

    “你也知道,长江水道湍急,尤其从宜昌开始,到三峡一带,都是有名的阎王滩,每年都有大量的船只在此沉没,我们民生公司看上去家大业大,一年从头到尾没赚几个钱,其真正原因就在于此”。

    这个倒是能理解,就是21世纪不说什么空难海难,就是一个开发商,一个大型楼盘的开发,一旦因事故,死三五个工人的话,往往赔的连裤子都没穿的,刘郧如是想到,30年代的船运也好不了多少,一船设备不说,一个上千吨的汽船,光工人都得一两百,一个事故下来,确实赚再多的钱,也不够民生公司赔的。

    胡健生是一个很专业的人,没有因刘郧的发言,扰乱他的思路,继续讲解他的航运办法,“所以稳妥起见,最好采用四艘最新的内河汽轮,标准载重400吨那种,再根据我们民生公司,近十年的实践经验,十天之内,就可以安全运抵重庆的合川”。

    “但是,问题有两个,一个就是长江上游的枯水期,即将来临,我们公司已经接到各个监测点的消息,今年的枯水期,可能比往年来的还要早一些”。

    “其次,贵方的这些设备之中,有个别的物件比较偏重、偏大,在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货物脱落,与船体剧烈相撞,严重的时候甚至会船毁人亡,货物沉入水中”。

    刘郧也是一惊,在心中暗暗算了一下,别的不说,四个大型发电机组,最大的单个钢件,高达七八吨,六个炼钢炉,最大单个钢件,不是十吨左右,就是二十吨,运输起来确实麻烦。

    而且30年代的三峡,可不是解放后的三峡,更不是21世纪的三峡,而是礁石甚多、暗流湍急的三峡,许多地段为了确保安全,全靠两岸纤夫人力拖曳,有时一个大浪打来,不但船毁货没,连纤夫都会被拖入江底,死伤无数,所以偶尔传千吨货轮抵达重庆的消息,大家压根不敢当真,毕竟没人傻得拿自己的命去赌。

    似乎发现刘郧与孔玉玲的脸色很难看,襄理龚先洲连忙打圆场,故作轻松的说道,“刘公子,你们放心,我们民生公司这些年来,也摸索出了一整套的经验,也针对各种险情,专门订购了一批新型的内河汽船,为了保证安全,这次就全用它们”。

    “根据我的经验判断,此次安全抵达重庆合川的几率是75%”,胡健生不顾襄理的频频眼色,继续他的专业讲解,急得龚先洲只好亲自拉住他,咬牙切齿的耳语,不用猜也知道,多半是威胁他,不要显摆了,别显摆到最后,大家生意做不成,反而都喝西北风去。

    成功率75%,不算低了,没理会胡健生与龚先洲的纠结,刘郧耸耸肩,低声向卢作孚求教,汉口哪家外国保险公司比较靠谱,卢老总也一脸苦笑,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熟人,只好举贤不避亲了,直言民生公司自己,就有该项业务,信誉嘛,还勉强过得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