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送红军-《胜利之钢蚁雄心》
第(2/3)页
不说别的,就说南京政府的装甲部队和空军,三个月的淞沪会战,还没怎么发挥威力,要么被日军直接炸毁在地面上,要么被动挨打,被活生生的消耗殆尽,根源就在于缺少相应的作战理念。
这个作战理念,不是看一点军事著作就能学到的,需要反复的论证和实践,规模也不需要太大,但需要真正的上过战场,具有实际作战经验的人参与,并且还要吻合华夏的基本国情和民情。
本来参加过长城抗战的国军,是刘郧的最好合作者,但是这厮心高气傲,看到松懒涣散的国军,就总觉得缺少了点内涵,怀疑哪怕训练得再好,上了战场发挥还是会有问题,所以才希望与红军合作。
既然郑元兴不愿意合作,刘郧也不强求了,好在不但有贾琏这个合格的将领,还有孙志雄等十多个老兵,训练一个整编团还是足够了,大不了时间久一点,反正距离日军全面侵华还有几年。
也不知是不是时空真的改变了,刘郧分明记得在长征期间,郑首长并没担任红四方面军的职务,倒是在长征结束后,帮张国焘收烂摊子时,任过一点点职务,不过在八路军时,倒是专管张国焘余部。
刘郧也不是一个喜欢管闲事的人,既然郑元兴说要借道,那就借道好了,说组建军校的事需要考虑,那就考虑好了,与郑首长定了一个君子协议,当红七团途经川西县时,尽力为他们提供方便。
郑元兴可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与刘郧达成协议后的第二天,红七团就从靖化县(大金川)开了过来,刘大官人也不避讳,直接率领一众官员,喜迎红军开进川西县,警卫队早已撤掉了关防。
庞语嫣率领川西县医院的医护人员,为许多旧伤未愈的红军战士诊治疗伤,而刘郧借口兵少力薄,无力抵抗,而茂县的援兵又解不了近渴,让镇上的豪绅们出粮出钱,避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纠纷。
都说土豪劣绅要钱不要命,但是一看上千的红军进了小镇,都吓得魂飞魄散,根本不用刘郧细说,都自觉自愿的拿出了钱粮,似乎比刘大官人所摊派的还要多些,足可供应红七团攻打茂县之用。
郑元兴可是一个说话算话的人,严令所部不得随意出入军营,连刘郧所提供的几十栋别墅,都一一谢绝,反而让红军战士以连为单位,轮流参观川西镇和钢铁厂,讲解革命思想,以及战斗的意义。
红七团在小镇休整了三天,战士可没白吃老百姓的粮食,在经参观和教育之后,不但喜欢上了川西小镇,还帮着老百姓干粗活,部分战士还参与了开矿、炼钢和发电,甚至主动帮着修整道路,让川西县到茂县的路更加通畅,老百姓也逐渐的喜欢上了他们。
刘郧也没闲着,一边尽力稳定人心,一边命令蚂蚁机器人,帮红军制造武器,也没敢造太先进的东西,主要以汉阳造、拨壳手枪、捷克轻机枪和82迫击炮为主,以及各类的子弹和炮弹之类。
在红军即将开拔的时候,刘郧才将几百套刚出炉的军装,六百支汉阳造步枪,六十挺机枪,一百支手枪,十二门迫击炮,子弹十多万发,炮弹若干,以及二百多匹骡马,趁夜秘密的送给红七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