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对付零战-《胜利之钢蚁雄心》
第(3/3)页
看到刘博士这么识货,施密特教授也郁闷不已,一时也搞不懂这厮,究竟是否真的明白,于是抽了抽金丝眼镜,有些试探的问道,“刘博士,你看建造哪一种为好,是采用全尺寸呢,还是缩小尺寸?”
刘郧也是一愣,还有这个讲究,好在这厮比较实在,没有不懂装懂的习惯,而是以弟子身份端茶递水,向施密特教授请教,明言自己隔行如隔山,对于风洞一事不太懂,还请洋先生不吝赐教才是。
对于如此好学的学生,施密特教授还是比较满意的,何况还是像刘郧这种有钱有势的好学生,更是亲切万分,于是就将风洞的来龙去脉,大略的讲了一下,风洞可分为天然形成与人工造就俩大类。
但是真正用于飞机研究,还是一战前后的事情,之前飞行家们搞研究,都是采用风力曲面计算,来确定飞机的总体造型,随着飞机的速度越来越快,倘若造型上略略欠妥,就会影响飞行速度和航程。
因此欧美等国的设计师,才逐渐重视风洞实验,简单的来说,就是通过人工吹风,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模拟飞机在空中飞行的情况,从而筛选各种航空材料,测试发动机功率,以及机体选型等等。
然而,风洞的最早创意,是来自海军军舰的测试水池,在实验时大多采用天然风口,控制起来很麻烦,因此才改为人工吹风加压,其中以平式管道类为主,后因工作耗能问题,不得不缩小风洞的尺寸。
刘郧也懒得问太多,只问一点,俩者究竟什么差别,施密特教授也不怎么喜欢绕话,干脆一句话解决,“全尺寸,建造麻烦,工作耗能极大,大约需要一个城市的电力,但是最有利于飞机测试”。
川西最不缺的就是电力,水电站的六个机组,至今都只开了一半,就算加上三个水泥厂,也绰绰有余,何况刘郧已在修建新的发电站,这次不但要在川西县要修,茂州市也得修,电力不是什么大问题。
那就修一个全尺寸的好了,刘郧又转而一想,感觉还是不对,因为随着飞机的发展,体形将变得越来越大,于是讪笑的问施密特教授,能否修三个,最好是一大两小,大的是采用全尺寸的风洞室。
其余二个将按全尺寸的风洞,进行全比例缩放,一个是缩小到五分之一,一个缩小到十分之一,不但可以频繁做些小实验,而且随着飞机的发展,想搞全尺寸也不太现实,现在干脆一步到位好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