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敲头三下-《胜利之钢蚁雄心》


    第(2/3)页

    至于茂州市到城都的高速公路。说实话,某人从一开始,就没想过给老百姓用,这么高档的路面,是21世纪才有的专利,是汽车普及时代的产物,所以他真正的出发点,还是为了抗战所用,比如方便升降各类战机。

    刘司令是想当皇帝来着,但是他更怕人民群众的铁拳,想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都是最愚蠢的傻子,他是很想要孔财神的钱,但是却更怕掉脑袋,更怕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嗯,如何才能拿到老孔的钱,还真是个技术活。

    历来“知父莫如女”,如何对付孔财神,还是孔玉玲有办法一些,她认为可以迂回一下,反正孔财神也是一厢情愿。而且在如今这个时代,想当皇帝的人多了去了,但具备这个能力的人却不多,既然孔老大如此看好刘郧,不好好利用一番,岂不是对不起孔部长的厚望,嗯,在川西专区搞八股取士。

    “八股取士”?刘郧也傻了眼,脸上的鼻子眉毛都凑在一块了,一脸的苦相,川西是以工业称著,现在要搞什么八股文,他真的不在行,这些人即使真的考中了,又能干啥,也去当县官、当清流,不是养废物么。

    孔玉玲却微微一笑,很快就纠正了某人的傲慢与偏见,“不错,这些人是很迂腐,你若真让他们当县官,那是害了他们,因此他们最适合当清流,所谓清流就是卖嘴,若论卖嘴的话,又怎么比得过报刊与广播”。

    “另外,这些人大多具有一点文化底子,让他们当当扫盲老师,或文化老师之类也正合用,何况他们的亲朋好友众多,无形之中,还能带来很多的人才。哼哼,最关键的还是,他们的工资,又不是你发”。

    真是茅塞顿开,刘郧也灵光了不少,对啊,这些人都是孔圣人的门徒,他们的工钱之类,完全可以从孔氏集团的利润中扣,哼哼,既落了个好名声,还不用自己出血本,还真是一本万利,当然,还要给他们一些名誉称号,比如享受县团级待遇,比如川西大学文学院教谕资格,比如等同金陵大学教授等等。

    对了,满清王朝垮台已有好些年了,南京政府不是正在编修《清史》么,可惜遇人不淑,至今只搞了个丑陋不堪的《清史稿》,其内容极为粗糙而荒谬,连张献忠屠蜀就屠出“四万万有奇”,而老蒋等人又忙着“抗日或剪除军阀”,一时也顾不上这些遗老遗少,才让他们随便乱写乱画。

    刘郧微微的阴笑起来,这些迂腐的文人,不是最喜欢立言、立功、立德么,倘若只在南京撰写,确实会抱团乱写乱画,但是能够多开几个撰写点,大家彼此竞争一下,保证热闹非凡,没准还可以发展一下娱乐业,这可就来钱了。

    等刘司令与他老婆商量妥当后,才再次敲响了孔财神的书门,这次孔部长的态度就好多了,根本不与他们多言,直接问需要多些钱,需要哪些人手,需要他这个大佬帮些什么,言语之恳切彷如换了个人。

    还是孔大小姐牛叉些,直接将她与刘郧的计划书,向孔财神一亮,赫然写着,“需要南京财政拨款二亿大洋整,其中大西南铁路网络建设,1.2亿。大西北铁路网筹建准备金,6千万。川西专区民生发展,2千万”。

    并对川西的民生发展作了详细的阐述,想搞什么“川西三民主义社会试点”,嗯,属于高福利的那种,保证领先欧美列强无数年,从而让南京国民政府在国际上,有充分的吹牛资本,实在是功德无量,才花二千万而已,真是合算。

    另外,刘司令以私人名义,向孔氏财团借贷一亿大洋。理由是为了确保各类铁路工程修筑顺利,所以成立了川西铁路投资银行,并以联合制药厂的一百吨黄金为抵押。真是洋洋洒洒一大版,吓得孔财神直发晕。

    孔财神拿着宏伟的计划书,足足看了半响,才向刘郧问了一个小问题,“亦诚,依你看南京国民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大约是多少呢?”

    “这个,咳咳,那个,总比满清时代,要强一些吧”,刘司令忙着发展兵工厂和铁路,还真不知道南京的年收入,只好乱说一气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