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司令人选-《胜利之钢蚁雄心》
第(2/3)页
现在由于某只蚂蚁的出现,因此出现了蝴蝶效益,导致很多事情变得面目全非,比如红军提前一年离川,本该在四川广元服役的张团长,也很早去了中德联合集团军,出任202师师长,真是世事难料啊。
至于邱清泉与黄维,以实际能力来说,也算民国将军中的佼佼之选,不过比起之前的三人,就如同繁星与皓月之比,不过说到行军打仗、排兵布阵,随便拉哪一位出来,都不是某个军训生能媲美的。
刘司令有些讪笑的将资料还给了老蒋。
“亦诚,你看,由你担任联合集团军司令,如何?”
老蒋冷不防的冒出了一句话来,仿佛是生怕刘郧听不懂一般,因此语速放得很慢。
“这个,不太好吧”。
刘郧也只是微微一愣,及时的回绝了委座的乱命,也怕老蒋纠缠不放,于是略略的解释了一下。
“学生有自知之明,这些年来看似建功无数、名声响亮,甚至被人称之为川西小霸王,更有甚者,说我是川康一带的第三位军阀,天地良心,学生就是一个铁路工程师”。
“四川的铁路网是修起来了,至今为止,西至川西,南至昆明,北至西安,东至重庆,而刘湘等川中老前辈,对我也是爱护有加,但是更多源于学生只管修铁路,与他们并无利害冲突,因此才被抬举为三爷”。
老蒋面带微笑、颔首不已,对于某人的分辩不置可否。
他对川军内部的破事,压根不感兴趣,何况中统与军统又不是吃素的,对川西的发展洞若观火,目前还是联合集团军更重要些,让刘司令继续分说。
刘司令吞了吞口水,有些苦涩的笑道,“校长,联合集团军,是一个典型的重装集团,它最适合的作战区域是平原地带,因此从成军的那一天开始,就没设在武汉三镇,或南京等地,而是设在了四战之地的徐州”。
“而徐州与郑州,正是华夏的中原之地,自古都是攻易守难”。
“在历史上,哪怕以像项羽那样的雄霸之才,也难以在此地立足,后来在三国时期,曹操固然是从此地崛起,但是曹魏不过是昙花一现,最终只得了三分之一天下,归根到底,就出四边四角一腹地的问题上”。
“因为无论攻守,都必须先占金角银边,待实力充足之后再逐鹿中原”。
“四边四角”,本是围棋中的术语,后来被引入军政分析之中,将整个华夏喻为一盘棋,四边是指东南西北四方,以山东为东边代表,以江南为南边代表,以山西与河套为西边代表,以河北为北边代表。
至于四角,则指的是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东北则是平津,西北则是西安与陇山,东南则是南京与上海,西南则是城都与重庆。
还有一腹地,正是徐州、郑州和洛阳,也就是华夏古代的中原之地。
自古有云,“得中原者得天下”。
主要是因为得中原者不易,但凡真正能坐稳中原地带的,都是真正统一了天下的强大王朝。
俗话说,“金角、银边、草肚皮”。
究其根源,就在于任何势力,在他们发展之初,总是很稚嫩、很脆弱,稍有风吹草动,都会遭遇灭顶之灾。
因此在各个王朝的发展之初,都必须占据四角之中的一角,让其他势力除非在万不得已,不会主动来挑衅,从而获得充分的发展时间与机遇,直到自身发展壮大之后,再从容的夺取与之相临的土地。
当然,若强大到天下无敌时,就可以直接逐鹿中原,一统华夏建立新的王朝。
中原等地,虽被称为“草肚皮”,并不是此地不重要,而是太重要了,被谋略家们放到了最后,是因为攻入容易,想吃下来却难了,想坐稳中原的势力,都必须面对“天下皆敌”的局面。
蒋委座自幼饱读诗书,对于围棋术语还是知道的。
刘司令一针见血,“鬼子已经占领了东北与平津,已得天时之便,一旦吞下山西、山东和河北,那么他们就已经具备了,逐鹿中原的地利,倘若再失人和之利,只怕华夏今后想再次复兴就难了”。
“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
“一旦日本鬼子近逼郑州与徐州,恐怕会严重影响民心与士气,那时不仅要抗击鬼子,还要面对汉奸的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