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回 晕头转向-《我本三国一路人》
第(3/3)页
这时一旁的荀彧忽然接上话道:“奉孝适才言及已不能将陆义浩视之为寻常商贾,在下深以为然。想陆义浩在夷州广纳流民、多树蚕桑,时至今日已势同于州郡,所欠缺的仅仅是正之以名而已。再看他连番以来的举动,恐怕就是想求取官职,好在夷州正其名以统之。”
荀彧说这些话可是有底气的,因为之前陆仁去许昌向荀彧交过底,荀彧缺少的则是一个把这些话说出来的机会。而现在就是一个不错的机会,荀彧就顺势把这些话给说了出来。
曹操的眉头一扬:“怎么?他陆义浩难道是想领刺史郡守,也成为一方诸候不成?”
荀彧没说话,只是笑而不语,到是另一头的郭嘉向曹操点了点头。这时的曹操也乐了,因为之前曹操就想给陆仁封个什么官爵,是郭嘉和荀攸出于某些方面的考虑给劝阻了下来。现在见荀彧也说出了这样的话,曹操便笑道:“他想要官?孤给他一个官职又能如何?只是他所统领者乃是海外的蛮夷之地,这官好像不太好给啊!”
两汉时期是十三州,后来曹操改为九州。除去这些旧有的地盘,其他的地区一般都是设立一些额外的官职,像西域地区是设西域都护府,并不在十三州或九州之列。也就是说,如果是按这种规矩,陆仁可以得到的官职属外域官职,不在两汉时期的正式官职序列之中。再说得简单直白一点,就是陆仁的情况会和匈奴这些游牧民族从汉庭那里得到的官职爵位差不多,比如说借鉴一下西域都护使,来个南洋都护使什么的。看书(.n. )而这样的官职和爵位对曹操来说纯属无本的层买卖,对曹操没有任何的损失可言,那还不是随便封了就行?
可如果真是这样,显然不能满足陆仁与荀彧心里的要求。陆仁是想把夷州正式的归入大汉版图,同时在政治地位上与各方诸候保持一个平等的位置;荀彧则是想振奋汉室声威,而“依附”与“归入”之间又有着很大的差别,荀彧也倾向于“归入”而不是“依附”。
所以荀彧知道自己有必要对曹操进行一番劝说,至于劝说的内容……反正就是陆仁说给荀彧听的那一套,而以荀彧的本事要说动现时点的曹操,还真不是什么难事。
只是如此一来曹操却又犹豫了。毕竟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内部的序列性官职与外界的非序列性官职在政治地位上有着很大的差别。说得直白点,就是陆仁如果成为了序列性的官员的话,那么就意味着陆仁在政治地位上对汉庭有上书的权力,以及对各州郡都会有相应的影响力。而到目前为止来看,陆仁明显的是有着“不轨之心”,这就让曹操不得不有所防备了……,更新第一,全文字,122。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