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回-《我本三国一路人》


    第(2/3)页

    不过他越过山道接近合浦城的时候,猛然发觉约有千余人的部队在主道上已经严阵以待,对面的领军将领是一员头间已有半数银丝的老将。

    急整队伍列好阵型,士文的心下稍安,甚至心里都在嘲笑对面的老将。嘲笑老将为何不在他队型未整的时候就直接发动攻击,那样的话很可能会直接就击破他的大军。现在自己的队型已整,已方兵力上的优势又那么明显,这使得士文凭添了几分能将对手击溃的信心,跃马出阵喝骂道:“老头,尔乃何人,为何犯我交州地界?嫌命长活得不耐烦了吗?如今我大军已至,劝你速速下马受擒,我还可以留你一条老命回家养老!”

    黄忠眉头扬了扬,不屑的冷笑了几声。黄忠那是带了多少年兵的人?这会儿只一眼就看出对面的小将没什么本事,真要是和自己动手搞不好一刀就能砍下马来,心里甚至都觉得和这样的对手打有些无味。不过等了这么久,好不容易现在有仗可打、有功可立,黄忠也就当是聊胜于无了。之所以刚才没有趁对方阵型未整就发动攻击,那是因为黄忠还没有收到甘宁已经截断对手退路的信号。

    本着要拖延一下时间的打算,黄忠慢慢悠悠的举刀指定士文,嘴上也不留什么情面:“老夫乃夷州牧帐下中郎将,南阳黄忠黄汉升是也!小娃娃,我看你乳臭未干、嘴上无毛,身上定然没有半分的本事,老夫实在不愿和你动手,免得他人日后说老夫以大欺小。劝你早早投降,不然在老夫手上丢掉小命实在可惜。”

    士文一听鼻子差点没气歪掉,两军阵前什么不客气的话说出来到也罢了,可黄忠竟然连他的名子都没有问过,可想而知这是对他轻视到了什么程度。气极之下指着黄忠说不出话来,甚至连下令军兵出击都给忘了。

    黄忠见状又是几声冷笑,抬眼眺望远处山间,见一股浓烟袅袅升起便放声大笑道:“小娃娃,老夫要动手了!”

    手中的大刀向前一指,伴随着强有力的战鼓声,早已严阵以待多时的夷州军兵脚下踏着鼓点向前缓缓前进。和对面颇有些杂乱无章的交州军兵相比,夷州军兵一切都显得那么的井然有序,就连步伐的交替声都整齐划一。

    轰、轰、轰

    别看黄忠带来的士兵只有千余人,交州兵却足有过万之数,可是这会儿在鼓点与脚兵的轰鸣声中,心中发毛的反到是士文与其麾下的过万士卒。是,交州兵的数量是多,足有夷州兵的十倍左右,但交州兵都是些什么性质的兵?

    说得好听点,交州兵都是些部曲可说得难听点,士文带来的这些交州兵全都不过是些七拼八凑出来的杂牌军而已。确切的说,以交州地区当时的行政型态也整不出什么像样的军队,因为当时的交州基本上就都是些豪强地主之流在唱着主角,蓄养私兵部曲的情况十分严重,在交州需要兵员的时候,实际上就是这些豪强地主之流把手头上的私兵部曲给派出去再交由士家指挥。

    严格的来说这也算是符合当时的兵役制度,甚至可以说直到三国时代的中后期,魏国和蜀国的军队都是属于国有,可孙权的吴国却仍然是这种豪族私兵的制度,这也就间接的造成了吴国的军队其进攻能力极差兵都是自家养出来的,凭什么要拼死拼活的去帮你开疆扩土?

    有点扯远了,反正这种兵役制度在目前来说,最大的弊端就是不管在各方面都不够统一。而这样拼凑出来的军队,打打顺风仗还行,可一但碰上硬点子的话,其弊端就会尽显无遗。而且交州近二十年来从来就没有过任何的战事,交州军兵已经松散到连平时的训练都极少有过的地步,若论实战经验更是半点都没有。现在看着对面的夷州军阵在一步步的压近,人数占着优势的交州军兵不由自主的一步步向后退,一些当兵混饭没多久的角色甚至小腿肚子都在转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