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LH投资基金-《重生电子帝国》


    第(2/3)页

    这位高材生在哈佛大学一口气拿到博士学位之后。

    转身加入华尔街的所罗门兄弟公司,成为一位债券分析师。

    庄玉海最初负责结构金融产品二级市场的定价与评估。

    以及评估分析信贷模型。

    华尔街非常喜欢像他这种数学系毕业的高材生,因为他们往往拥有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

    处理信息的水平极高。

    庄玉海在所罗门兄弟公司内部,凭借着出色的分析能力和敏锐的把握机会能力,很就快脱颖而出。

    今年刚满45岁的庄玉海,已经是所罗门兄弟公司的高级合伙人,同时还是公司最高决策机构――行政委员会的成员。

    他所领导的集团部,是过去五年内华尔街表现最好的传统投行部门之一。

    但是,即使做到庄玉海现在的地位,每年的收入也才五六百万美金而已。

    而李轩给自己的基金经理,开出的条件是500万美元的保底工资加高额绩效分红。

    按照李轩初步拟定的条款,只要投资基金第一年的收益率能在10%以上,基金的经理年底就至少能从他手中拿走1000万美金的收入。

    10%的收益率对庄玉海这样的业内顶尖人士来说,并不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

    而李轩开出的待遇,也足以让他心动。

    因此他在得到杨凌均的邀请后,他很快下定决心飞来香港与李轩面谈。

    这位庄玉海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长途旅行后,似乎依旧精神旺盛。

    他抵达香港后就直奔李轩家中,拿出自己精心准备的计划书侃侃而谈。

    考虑到李轩不是专业的金融人士,庄玉海在叙述自己的想法时,很少炫耀那些专业的金融词汇。

    而是用最简单明了的词汇,让这位极有可能是他未来老板的人。

    清楚的了解他所讲的意思。

    这种时候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绕来绕去,来彰显自己格调很高的人,肯定死得很快。

    就好像美国四年一度的总统大选,往往被称为是新移民学习英语的最佳机会。

    那些参选议员、州长、总统的候选人,在给他们的选民做演讲时。

    绝不会采用太高深的词汇和语法。

    他们只会用最简浅的语言,让即使是文盲的选民也能听得懂自己话语中的意思。

    至于那些格调很高的东西,完全可以留在对付竞争对手和媒体时使用。

    听了庄玉海的一席话,李轩对股市、债市,以及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有了更深的了解,对石油、黄金、大豆等国际大宗交易物资近期的走势走了一些了解。

    这让李轩至少认可了眼前这位庄玉海先生的专业素养。

    “李先生。你对基金的投资方向有具体的要求吗?”

    庄玉海问道,稳妥的办法自然是分散组合投资。

    “庄先生你也知道,我名下的东方电子公司是搞新兴产业的。因此我自然希望投资基金,能对高新技术领域的公司有更加关注。比如计算机产业、生物制药产业,我认为这些领域未来二十年发展的前景都非常不错!当然。这些都是长期投资,对于像您这样的华尔街精英来说,每一次金融震荡才是赚钱的最佳机遇!比如现在的香港的政治前景有些扑朔迷离,我认为明年港元汇率很可能出现剧烈波动!”

    李轩淡笑着说道。

    庄玉海皱了皱眉,汇率市场可谓云波诡异的,明年的事情谁能说得清楚,而李轩却表现出一副很笃定的样子。

    老板太过自信,对他来说绝不是一个好消息。

    因为这很可能会造成外行领导内行的糟心事。

    “李先生。如果您愿意让我来负责投资基金,能给我多大权限!”

    庄玉海盯着李轩的眼神,严肃又认真地说道。

    “一般情况下。我不会干预基金的具体管理。但如果遇到一些重大的投资机会,我希望由我来掌控大方向!不过你也可以放心,没有绝对的把握,我也绝对不会胡来!毕竟这些资金都是我自己的钱,如果造成重大损失,最该哭的人也肯定是我自己!”

    李轩笑了笑说道。

    庄玉海心里微微叹了口气。

    涉及几亿美金的资金,对方果然不会给自己独断专行权。

    不过李轩的要求。

    至少在他能接受的底线范围之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