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重生电子帝国》
第(2/3)页
纽约道琼斯工业指数从最低diǎn时的1700diǎn,重新上涨到了2000diǎn。伦敦s指数也从最低diǎn时的1600diǎn。上涨到了1800diǎn。
但港股的恒生指数近两个月来依旧阴跌不止,从“黑色星期一”之前的3900diǎn,一直跌到现在的只剩1870diǎn,总跌幅已经超过50%。投资者的信心在这轮股灾中,遭到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这对香港证券业来说绝对是个灾难。
“是啊,咱们团队与亚洲证券那边,还正在竞争创达电子的上市包销业务!亚洲证券收购我们公司,该不会就是为了消灭竞争对手吧!”高思琪也皱了皱眉说道。
“你们俩别自己吓自己了,就不能往好的方面想一下嘛!要是新鸿基真的被亚洲证券收购了,咱们也算是‘财神李’手下的员工了!”刘绍全镇定的说道,其实他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
三人走进位于历山大厦的新鸿基证券总部之后,立刻察觉到了今天不同的氛围。大家都在热烈的探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香港证券市场上突然爆出来的这条重磅小道消息。
亚洲证券公司虽然成立刚刚只有两年,但却通过疯狂的扩张,迅速晋升为香港券商中的前三甲之列。亚洲证券公司旗下发展最快的业务是投行业务,包括承销新股上市、发行债券等。
全港所有企业中,最上市融资需求最迫切的大都是电子企业。而因为亚洲证券与东方集团的特殊关系,香港的电子企业都愿意优先选择亚洲证券作为自己的上市承销商,从而借机拉近与整个东方集团的关系!
在股灾发生前的今年前九个月,亚洲证券累计为17家公司进行了成功的po行动,几乎达到了一个月两家。
而相比之下,新鸿基证券的强项在于传统经纪业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股票买卖。新鸿基证券拥有全行业最多的开户数量,由它代理的股票交易额。一度能占到整个港股市场日成交总额的两成。
证券行业内对前三甲的普遍看法是,新鸿基证券与汇丰银行旗下的获多利证券并驾齐驱,而亚洲证券的整体实力稍弱一筹。但如果新鸿基证券能与亚洲证券合并,那么新公司的实力可以全面压制获多利公司。
上午十diǎn,新鸿基证券总裁办公室突然发出通知,所有部门经理及以上级别的人员。全部前往历山大厦十二层开会。整个新鸿基证券的办公区瞬间嘈杂起来,再也没有人能够沉下心来安静办公了。
之前许多人还怀疑并购的消息是个假新闻,毕竟两家行业内龙头企业想要达成收购协议,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事先总会有一些蛛丝马迹。但现在的种种迹象表明,这个小道消息很可能就是事实!
新鸿基证券的员工并没有等太久,只过了半小时之后,各个部门的经理就返回来,向各自手下的员工确认了自家公司将与亚洲证券合并的消息。
两家公司合并后的新公司。更名为亚洲新鸿基证券。由李福照先生担任新公司的董事会主席,原亚洲证券的总裁庄培宗先生出任新公司的总裁。而新鸿基证券原先的总裁冯勇祥先生,则会出任新公司的执行董事。
中午十二diǎn半,港股午盘休市时,亚洲证券与新鸿基证券合并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香港证券市场。两家证券也龙头公司的闪电合并,让许多投资者感到非常的诧异!
也只有在香港这种没有反垄断法的地方,事情才能进行的如此顺利。要是在美国。像这种足以改变整个行业格局的并购案,是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同意的!
亚洲证券最终以2亿港币现金。以及新公司15%股权的代价,从冯勇祥手中完全收购了新鸿基证券。新鸿基证券公司的估值在2亿港币左右,也就是新公司的15%股权对于冯勇祥来说都是溢价利润。
而冯勇祥从并购案中,获得的另一项更重要的收益,就是李轩对冯家争夺港基国际银行控股权的全力支持。当初他的父亲与阿拉伯银行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是在1985年1月中旬。而其中的股权回购条款只有三年的有效期。
也就是说冯家必须在1988年1月中旬之前,激活回购条款。时间上的紧迫让冯勇祥没工夫,在新鸿基证券公司的转让上斤斤计较。在李轩开出一个有诚意的价格后,他就迅速diǎn头答应,然后开始全力准备争夺港基国际银行的事情。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