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推行新政策-《抗战之红色警戒》


    第(2/3)页

    同时清理的过程,按照国法和军法来执行,也避免了外人来说闲话。

    处理的每一步,每个人,先锋军都进行了公开,民示公正的态度让跟随报道的诸多媒体也没了太大的怨言。

    清理只进行了三天,不想扩大化的孟享就刹住了车,只处死了引个人。对付国人,尤其是政见不一的人员,一味的屠杀起不到太大作用。只要民心归顺,也就直接断了根,别人也就没有机会了。

    但一次驱逐了上千人也让人感受到了先锋军此次行动的规模。

    “法律必须要继续健全,有些行为需要重罚,有些条文也不适应了需要修改。”这一次行动,孟享察觉到了想要借助法律这杆大旗,就必须要掌握在手中。军阀那一套我行我素,老子最大的作风才是最傻的,有法律这件皇帝新装可供民众任意想象,这才是最少破绽的做法。法律的旗号即使对上大义的旗子也能抵挡一番。

    “通知委员会,扩**律编订组的规模,抓紧时间健全特区法案。”孟享摸了摸挂的光溜溜的下巴道,旁边的鼠二快速的记录了下来。稷下学宫有政法专业”另外孟享早就派人着手修订特区的法案。

    为此专门请了一些法律专家来修订法案,诸如钱端升、吴经熊、徐道邻、梅汝做史淌宽、胡长清、蔡枢衡、江庸等人都被搜刮其中,当然有些也不来,恍如王崇惠等都在〖中〗央有职位,不轻易过来。

    法律有专业的人员来修订,才能尽量避免漏洞的存在,但要想通过,却需要大众的声音。这个声音需要通过公民代表大会来执行,在此之前,那一套行政体系就需要建立起来,同时跟随的还有最根本的经济体系。

    “那个低保政策可以开始宣传了!准备人口普查登记!”有了苏俄人的涉入,未来一两个月,鬼子都不会有太大的动作,正适合特区内部改良开始。

    孟享提出的低保政策在经过了唐药师等人的一番商讨后,已经变了很多。一户十亩土地的政策没变,只是那个没有土地人口的低保标准降低了,一级的改为了60斤”二级为100斤,三级普通级的为150斤,四级为250斤,五级的为400斤。

    按照唐药师的说法,升米恩”斗米仇,这样的标准按照国内的标准就很好了,一年60斤小麦换成粗粮,也一样饿不死人。还有上边的鼓励型的高福利,民众才有动力。鼓励每人都哼哼工作也使得那150斤的普通型会成为主流。

    如此一改变,性质变了很多”但就目前来看,却是最适合的。一旦周围民众大量涌入和其他类似地区的相关政策,也可以减轻压力。

    “十亩地以下的人家以后不用交税了!”张瓦村口的一个青年军人在大声的喊着。

    “狗蛋”你不是在先锋军当兵吗?怎么回来了?”村口瓜地里的一个老头喊道。

    “俺随着特区的工作队来的,宣传新政策。孟大帅说了”咱们种地的十亩地以内的全部免税,什么皇粮国税都不用交了!”李国豪激动的说道。他新兵培训完不夹,就听到了这个消息。营长特地在大会上说了,当地参军的士兵轮流着回家去帮助工作队宣传测量做工作,并保护工作队的安全。

    第一批轮换的就轮到了他。

    “啥?不向官府交税?那抗税是要杀头的!”老头显然以为自己听错了,劝慰李国豪道,当年山东闹了好几次抗税的,都给杀的人头满地滚了。

    “不是抗税!是咱们现在的孟大帅亲口说了,十亩地以下的不用再向官府交税了。他说了就算。他是咱们这里最大的官了。”李国豪解释道。

    “真的?”老头沾满了黄色眼屎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红血丝都暴露了出来。

    “真的!”

    “那我这两亩瓜田还要不要交钱?”老头一把扯住了李国豪的衣角。

    “十亩地的粮食是不用交钱,其他作物三亩地以内的也同样免税。”这些问题在临行前,工作队的那些学生军们早已经解答了他们的提问。经过了唐药师等上百人的琢磨研究,这些漏洞已经少了很多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