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章 泥马现象-《大明春》
第(2/3)页
郑国蕃先寒暄请教一番,这把怀里头的白娘子本子拿出来递过去。
不得不说,长相好的人做任何事情总要占点便宜的,换了别人,十来岁的小毛孩子,拿个本子说自己写的,两个老先生说不准看也不看,这倒不是以貌取人,实在是人情世理。
那位虞玄虞老先生作为主人,又是这付梓堂堂主,既然抢先接了过来,随便看了两眼,眼神一凝,一叠声喊来伙计,“快去快去,把昨儿顺天府发来的《绣像足本倩女幽魂之聂小倩》拿过来。”
那伙计得了店主吩咐,扭头去取了书来,“老爷,这书还没上架呢!”虞玄虞老先生接过书,也不说话对他挥了挥手。
一直默不作声的乖官一看,心里面舒了一口气,感情《聂小倩》已经发货发到宁波了,这就好,估计不愁卖不上价钱了。
两两前后对照了一番,看了大约万把字,这位付梓堂堂主咂嘴哒舌,缓缓合上手上的稿子,“书不错,可是小秀才你的师友所撰么?若想卖,老夫出五两纹银。”
啥?五两纹银?
看着这脸色红润富富态态细眯着小眼的老先生,乖官真恨不得一拳轰到他老脸上去。
卧槽泥马勒戈壁,果然,读书人的厚脸皮真是无下限的啊!即便是那个乖官觉得蛮小气的德艺坊坊主赵苍靖,第一次看《聂小倩》也开价十两银子,这位倒好,一张嘴,五两。
所以,乖官当下脸色就变了,伸手过去拽了自己的书稿,“老先生说的好笑话,我以后要是写《笑林广记》的话,一定请老先生说两个。”
乖官这话,不软不硬,不卑不亢,话里头隐隐点出自己是书的作者,还暗中隐射讽刺了这位虞玄虞老先生。
“小兄弟,不急不急。”这老先生嘴上说不急,一起身,把茶盏都打翻在了柜台上,伸手一把拽住乖官,“可以商量,可以商量嘛!”
泥马,有什么好商量的,越是读书人转行做商人,所谓儒商,越是扣屁眼嗦指头的货色,真是没一个好东西。
乖官根本不想跟这位商量,宁波这么大,外面全是书坊,我还不信了。伸手去扳开这位虞老抠门的手指头,“老先生,我想我们商量不到一起去。”
他说完扭头就走,后面那位一直没说话的道袍老者突然开口,“小哥留步,老夫熊大木,忠正堂堂主,能否一观小哥的本子?”
这话一入乖官的耳朵,本来乖官不想搭理的,这两个家伙一看就是一家人,葛朗台的朋友还不是另外一个葛朗台,不过熊大木三个字却让他脚步一顿。
缓缓转身,他说道:“可是写《杨家将演义》《北宋志传》《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宋代君臣演义》《岳家将》《全汉志传》《宋传续集》的钟谷子熊大木?”
泥马渡江熊大木,名福镇,字大木,号钟谷子,忠正堂主,福建建阳三大刻书世家之一,泥马现象发明人。
这是一个写小说的人无法绕过去的牛人,秀才出身,弃儒从商接手家族书坊刻书的生意,作为一个书坊老板自己动手撰写讲史故事,第一个在讲史演义里头煞有其事夹批,说北宋康王赵构被金人追赶,惶急之下上了一匹马就跑,过了江,发现胯下的马是一匹泥塑的马,把神话当历史写进讲史里头,导致有明一代所有讲史演义和时事演义通通成了笑话,后人称泥马渡江熊大木。
你喜欢这位也好,不喜欢也罢!只要你是搞文学创作的,尤其是研究明清小说的,这位就是你无法绕过去的大牛人。
这位泥马渡江熊大木,对郑国蕃来说,也算是一位偶像了,好比一个功夫电影粉丝突然回到七十年代看见布鲁斯李,一个红楼梦粉丝突然到了清朝乾隆年看见了曹雪芹大大,当然,郑乖官不是痴呆文妇颜清薇,看见这位熊大木熊老先生,理智也是大于激动的,说一句不客气的,我的本子写的比你好,能给你瞧瞧,已经算很给偶像面子了。
所谓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熊老先生在文学界当然是先行者,但是,也只是一个先行者罢了。
因此,他仔细看了两眼熊大木熊老先生,把手上的本子递了过去。
这位熊老先生也是个中老手,他的亲家虞老先生准备买郑乖官本子的时候他没插嘴,等乖官扭头就走,这才开口,也算是一种书坊的潜规矩。因此当他伸手过去接过本子的时候,那虞老先生顿时脸色就一变,抢先一步伸手拦住,“这位小哥,二十两,二十两如何?”
还真是没完没了了,郑乖官没好气把手一抽,“没五百两,免开尊口,熊老先生,您……还要不要看?”
他是怕这位先行者万一看了,又来五十两一百两的慢慢讨价还价,干脆先自己给自己定一个价格出来。
这个价钱把虞老先生噎得面红耳赤,张口结舌,“真是……不当人子……”
这不当人子意思是愧不敢当,但乖官绝对不会认为这位虞老先生愧不敢当,因此,可以断定,这位老先生的意思就是另外一个意思了,骂人。
文人骂人说不当人子,意思就是有辱斯文,斯文扫地。
乖官嗤之以鼻,泥马,你不也是一身儒衫,你可以黑着心肠赚钱,我就不可以,这是谁家的道理,真是要用大头的话来说才能形容一下这种最强烈的愤懑:读书人最不要脸了。
到底是能够在历史上得享大名的,熊老先生一笑,颇有些狡狯,“小哥,老夫总要看了,才知道它值不值五百两。”
“老先生,我就直说罢!”乖官干脆把话挑明了,“这本聂小倩,我在顺天府的时候写的,大约十二万字,卖给德艺坊是三百两纹银,这本白娘子呢!我南下宁波的时候在海船上写的,大约十七万字……”他这话就是明码标价了,我一千个字三两银子,就这个价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