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章 若要柴米强,先杀郑国丈-《大明春》


    第(2/3)页

    但是,问题就来了,宁bō是市舶司所在地,商业往来繁茂,海商暂且不说,这宁bō本地人大多不种粮食而是种灯芯草,这东西等于是十九世纪的洋火,用量非常大,谁家还不点个油灯么,加上灯芯草是编织榻榻米的主要材料,大宗销往扶桑,还是yào材,故此种灯芯草获利不浅,故此本地人是不大肯种粮食的,种粮食哪儿有种这个来钱快。

    《开宝本草》曰:灯芯草,生江南泽地。丛生,茎圆细而长直,人将为席。

    但是一府长官,身上又有劝课农桑之责,宁bō府是上府,一年缴纳二十万石粮食才算上府,宁bō府的商业繁茂到什么地步呢?农民自己结社,叫做互助会,每家拿出一点银子来,然后chōu签,chōu到谁谁就种粮食,大家补贴他银子,其余人则种灯芯草,家里头人编织处理,然后专mén卖给大海商,再卖往扶桑。

    种植灯芯草一般在二月末三月初,种植灯芯草的可不止宁bō一府,宁bō附近也有不少州县种植这玩意儿,但是三月中旬的时候,宁bō周围的农民得到了一个非常糟糕的消息,那些海商说,今年不收了。

    这种都种下去了,说不收就不收,农民的损失可就大了,顿时就有整村整村的人跑到宁bō跟那些海商大闹,结果那些海商似乎通过气一般,一家都不收,连理由都不给。

    而那些今年被补贴了银子种粮食的农民则偷笑了,自然不肯再把银子吐出来,这么一来,种灯芯草的和种粮食的又起了冲突,甚至还发生了十来桩流血事件,有一家还死了人。

    这些事情把宁bō府nòng得焦头烂额,而这时候,就有一些秀才也不知道哪里得来的消息,开始摇chún鼓舌逢人便说,这是因为郑国丈收了扶桑人的银子,那些扶桑人的银子怎么来的?又是从咱们大明正经海商身上盘剥来的,海商们赚的是辛苦钱,如今海面上不安宁,如果不jiāo银子,那些扶桑人烧船杀人,无恶不作啊故此海商们不是不想做买卖,实在是有心无力,出海,赚不到钱还要倒贴,不出海,又被大伙儿骂,冤屈呐

    这个流言传的很快,没几天,世面上就有人编成《连城富连城》的话本开始传唱,说国丈家里头雕梁画栋,连伺候的丫鬟都是穿金戴银,还有扶桑进贡的绝sè歌姬、价值连城的茶具、切金断yù的扶桑刀等等,又说郑国丈欺男霸nv,最近刚抢了一户罗姓人家的nv儿叫凤姐儿的……

    这话自然很快就传到郑连城耳朵里头去了,差一点儿连嘴都气歪了,他对亡妻用情极深,这么多年续弦的念头都没起过,如今被人贸贸然按上一顶欺男霸nv的帽子,甚至还指名道姓冒出个罗yù凤的nv人,卧槽泥马,谁知道这谁是谁谁啊当真是三尸神暴跳,怒从心头起。

    郑家的下人们自然也很不忿,就有马夫王虎等自恃胳膊粗的,到外头看谁说国丈坏话的,上去就是暴打一顿,有一个宁bō本地的说书先生叫庚的,在说《连城富连城》话本的时候,被飞来一个茶碗就砸在了脑mén上头,吓得跪地求饶,赌咒发誓以后再也不说这个话本了,王虎等人才饶了他。

    事有凑巧,没几天,这位庚先生暴病死了,其家人顿时就抬着尸首到桃huā坞拦在郑府mén口,郑家自然一顿luànbāng把人赶走,然后庚家一纸述状就把郑家给告了,宁bō府接到状纸,就纠结起来,这泥马,怎么办?

    他的幕友王久王长空就建议,府尊,莫不如,用个拖。

    沈榜觉得的确也没什么好办法,就采纳了王长空的意见,今儿取证叫来王虎,你可是拿茶碗砸过那位庚先生,明天复审又叫来庚家人,这个郑府的人说砸你一个茶碗也砸不死人,当时连血都没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