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别无选择-《重生之铁腕》


    第(3/3)页

    在其它部门,这样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相对来说,只有农办的情况让赵长天还比较满意,这个部门的主要领导都在自己的岗位上,而且还正在忙于工作。

    如果说官场的情况令赵长天十分失望、恼火,那么,民间的情况更是让赵长天忧心忡忡。

    仅仅从县政府大院内、外聚集的众多衣杉褴褛、面黄肌瘦的老百姓身上,就可以看出局势严重到了什么程度。

    在周林的介绍中,赵长天知道这些老百姓都是东城区受灾的居民。

    自从灾后,就陆续的有老百姓聚集到县政府,随着时间的延长,人数越来越多,到现在,已经聚集了近千人。

    这些人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只要求政府能给他们一口饭吃而已。

    但就是这种简单的要求,县政府实现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每天也就是能勉强供应灾民们吃饱而已。

    之所以如此窘迫,实在是如今的县财政几乎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程度。

    实际上,在洪涝灾害之前,受持续大旱的影响,县财政就已经捉襟见肘了。

    甚至,各级干部和公务人员在五月份到七月份只能领到一半的工资。

    八月份,基本只能领到基本的生活费。

    周小林说,他自己在八月份只领到了200元的生活费,如果不是以前还有一些积蓄,家里的日子根本就没法过。

    据周小林介绍,这二百元还是领导的待遇,普通的公职人员在八月份只能领到一百元。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干部还是普通公务人员,根本就没有工作的心气。

    可以说,宁县的这种状况,在全国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在全国其它地区,还基本上从来没有听说过政府会拖欠公务员的工资。

    在没来宁县之前,赵长天知道宁县很穷,是北宁省最为贫穷的地区,甚至在全国估计也能排得上号。

    但即便是如此,他怎么也想不到,宁县居然穷到了这种程度,这简直是颠覆了赵长天对于官场的认识。

    公务员作为这个国家里最受追捧的一个职业,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它的稳定,直接体现在收入上就是旱涝保收。

    也就是说,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公务员的收入都是有保障的。

    在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中,公务员的工资向来是优先考虑的对象。

    基本上,就是最为贫穷的地区,也总能通过种种渠道募集到一部分资金作为各级公务人员的薪资。

    但显然,宁县打破了常规,估计也是开创了国内的先河。

    赵长天相信,周小林不会在这样的问题上欺骗自己。

    如果把宁县政府比做企业,在如今恶劣的财政状况下,基本可以申请破产了。

    难道市里对宁县的糟糕状况就不闻不问?

    怀着这种疑问,赵长天到了***办公室,他打算和周有为好好谈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