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重要的一步-《重生之铁腕》


    第(2/3)页

    今天的县政府,比起往常显得空旷了一些,走动的人员明显少了许多。

    原因很简单,几乎所有能派出去的人手,除了在重建工地的一部分人员之外,其它的都下到了各个乡镇,去组织当地的干部、群众进行收购前的准备活动。

    这种几乎是全员参与的工作氛围,在宁县的历史上是罕见的,大部分官员一辈子也是头一次经历。

    作为县长的赵长天,整个上午都是办公室中度过的,他一直在奋笔疾书的写着什么。

    张文强曾经恭谨的向赵长天表示,作为秘书,他可以在一些文字工作上代劳。

    但他的好意,被赵长天拒绝了。

    而且,赵长天还指示张文强,对于一些不太重要的来客,他直接挡驾。

    县长办公室的电话,也暂由张文强负责接线。

    中午,赵长天充忙回住处吃了点饭之后,又赶回办公室继续他上午未完成的工作。

    下午两点,赵长天才停止了书写,再三审视了一番他的工作成果之后,赵长天满意的点了点头。

    之后,他前往周有为的办公室。

    半个小时后,他才离开。

    10月10日,在宁县发生了一起影响深远的事件。

    在这天下午,赵长天将他本人亲自眷写的一份内部文件,以县委县政府的名义下发到各个单位。

    在这份文件中,赵长天制定了异常严格的公务人员考核条例。

    条例共十一条,对于贪腐、滥用职权、欺压百姓等行为,都有着非常明确的惩罚标准,其中有五条,都直接涉及到了干部的任免。

    同样,对于在尽职尽责、表现突出的人员,也有着合理的奖励条款。

    在同一天,颁布十一条之后,,赵长天批示财政局,尽快解决拖欠给公务人员的工资。

    而且,赵长天还公开表示,年底的时候,每个公务员应有的奖金和福利一点都不会少。

    “十一条”颁布之后,在宁县官场引发了很大的震动,人们看到了新任县长的某种决心和魄力。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宁县的大部分干部们表现出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工作风格。

    懒散、消极、怠慢不见了,没有人想在这个时候撞在这位铁腕县长的枪口上,成为十一条颁布之后的第一个牺牲品。

    宁县的老百姓们发现,宁县仿佛变天了一样,以往那些趾高气扬、作威作福、从来没干过实事的官员们,一个个都变得有些不同了。

    不但在态度上好了很多,而且,是真正的在为他们做工作。

    他们发现,这两天,在自己的村子里,不但出现了平时难得一见的镇政府领导,而且还有县里来的大干部。

    这些领导非常亲切的告诉他们:赵县长亲自去明阳联系了大批客商,客商们会到宁县来收购他们手中的农产品。

    这些领导还说:赵县长指示他们在客商们到来之前,组织好大家伙儿做好准备工作、以方便客商们收购。

    而且,这些领导当中,有很多还亲自动手和他们一起劳动。

    百姓们动容了,多少年来,他们还是第一次碰到这样为老百姓着想的政府、官员。

    尤其是,对于那个官员们口中的赵县长,百姓们大都充满了好奇和好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