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返乡(2)·生意-《鼎革》
第(3/3)页
关于明朝的火器,一个普遍存在的误解,把在袁崇焕——吴三桂一段时期内明军火器运用水平的飞跃,看成是汉民族军事科技史上自在展的必然,于是孤守宁远,号称击伤努尔哈赤的战果便与之前的明成祖、戚继光,还有那一长串好听的名词“雷飞炮”“虎蹲炮”……相辅相成,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的假象。
实际情况呢?从最熟悉的袁崇焕开始说。天启六年袁崇焕守宁远抵抗努尔哈赤建立大功的时候,他城头上有十一门大炮,皆非自有知识产权,谣传是依照从澳门运来的海盗沉船上的“舶来品”翻版而成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其中威力最大的一门红夷大炮乃是泰昌元年由天主教人士李之藻和楊廷筠二人合议捐资,自澳门购得。面对于这些相对先进的重型火炮,初时明军中无人懂得如何善加利用。如何设定三维标尺,如何提高射效率,皆一窍不通。
还有那个被人吹嘘若干年的被喻为左轮枪鼻祖的三眼铳,就是那种三根铁管浇注道一起绑在一根大棒槌头上,打二十米远无法穿棉甲的那种。到了关宁铁骑手里倒很受欢迎,不为铅仔打人多有威力,那玩意“砰砰”地只是为了壮胆。唐无病记忆中到了现代,许多中国乡下迎娶新娘时,还放两家伙增添些喜庆气氛,对,就是那玩意。通常铁骑们让建奴听过响,抡起来可以当狼牙棒使,重点是后者的功用。
还有什么震天雷,虎蹲炮,一个号称古代手榴弹,一个号称迫击炮前身,震天雷就是土地雷,到了抗战的时候装了黑火药的边区造土地雷也就一炸听个响,变两半不伤人,更何况四百年前乎?而虎蹲炮更有趣,除了炸膛,以及打出滋尿那么远的距离,却不见任何效用。
还有一些吹嘘为最早应用于军队的火箭,“神火飞鸦”与球形带双翼的“飞空击贼震天雷”。这玩意更多是存在于明朝科幻作家笔下,真按照其法制出来,指不定是向前还是向后飞。这就是国货当自强的悲惨事实。
明末最懂火器的孙元化曾于天启六年正月上疏请用西洋火器,曰:“弓矢远于刀枪,故敌尝胜。我铳炮不能远于敌之弓矢,故不能胜敌。中国之铳,惟恐不近,西洋之铳,惟恐不远,故必用西洋铳法。”
专门做过大明火器真相专题的唐无病,对大明朝那些听个响而已的火器真是太清楚不过了。所以他断定,对于这些西洋货,大明的将军们肯定十分感兴趣。
……
各位书友,你们要的龙套,逐渐出场了,各自注意啊。嘿嘿,看到自己身影,还不投个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