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种田(1)·报复-《鼎革》
第(3/3)页
“如果是这样。大必须要把这份功劳大书特书。”陈守旺道。
刘广生瞪大眼睛。“你胡说些什么?”
陈守旺道:“罪官没有胡说。大人你看。此战是洪某担任陕西官职时所打的。大人是不是他的上官?”
刘广生听出点意思了。点点头。“继续说。”陈守旺道:“洪承畴再有功。也是大人指挥有方吧。所以这一战表功表的不是洪某。实际上还是您刘大人的功劳。”在功表章上移花接木。瞒天过海的招数。对于文官来说实在是太简单不过了。
刘广生继续点头。脸色已经不那么难看了。“存田说的有道理。但如果照实写。不还是让洪某的意?”
陈守旺道:“大人。这次米脂大捷的功劳真正在谁?”
刘广生光停一个名字上。“他?”
陈守旺道:“对。功在秀才唐无病啊。表功就的以他为重。洪某不过解围而已。如果没有秀才米脂早丢了。”
刘广生道:“可是。据说此人进西安就是同洪某一同前来。洪某对他很是器重。而且此人参加了此科大。”
“哦?”陈守旺皱起眉头。“那他中了吗?”
刘广生摇摇头。“还不知道。各房考官阅卷。”
陈守旺道:“大人。万不能让他中。”
刘广生面有难色。“这次两名主考皆阉党余毒。除了他们到那天礼节上拜会了一下。一直没有来往。”
陈守旺皱着眉头。想了想道:“如果这样。咱们就给他来个釜底抽薪。”
刘广生道:“说说。如何个釜底抽薪。”
陈守旺道:“唐无我见过。他把自家子弟组织起来团结自保。罪官以为。既带了兵何不能将计就计。保他个军职?!”
“军职?!”刘广生吃惊道。“这个如何行事。没有先例啊。只听说过军籍的士子考中了举人。没听说过秀才入了军职。”
陈守旺道:“怎么没有!天顺朝。杨善乃秀才出身。入了军职还曾掌左军都督府事;正统有王骥永乐四年进士。讨苗乱时。命佩平蛮将军印。充总兵官;另外成化年间有王越以进士从勋臣例。改掌前军都督府。总五军营兵。督团如故。大人。其他的主动弃了诸生身份从的也不在少数。只是名不见经传而已。”
这些人都是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以文职转军职的例子。但大多在中期之前。而且也是有特殊原因。比如王越。就是特别想当贵族的主。文官不可能封爵。于是就想通过立战功侯。谁知道到也没成。到了明后期。哪里还有文人去当武将。放着优渥在上的文官不当。去做一个可以被任何文官侮辱与欺凌的武将?那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刘广生点点头。“一时没想到王骥王越之事。继续说。如何保奏。他要是不愿意放弃诸生功名呢?”
陈守旺道:“咱们报的时候不提唐无病功名。就说他起团保乡。应该将其部纳归陕镇总统辖。应该给予封赏。按功。给他一个把总就差不多了。大人照此报功。一个把总的位子。甚至都不需要报到兵部。只需要本省都司就有权任命。大人觉着都司那些糊涂蛋哪里有功夫堪合唐无病的身份。到时候官身部贴下来了。他唐无病想不从军都不行。胆敢不从?就是想造反?收拾起他不更容易了。”
刘广生微笑着点头。如此一石二。一来分了洪某的功。二来让唐无病的功也是竹篮打哈哈。存田你想的果然是妙计。・…只是如若他中了举人呢?”
陈守旺道:“中举如何。生米成熟饭了。入了军职便是行伍。举人名除非他中了进士。否则再也回不了文官之列。到时候在陕镇麾下。还不是一块泥巴任由大人拿捏?”这个时代让一名秀才或者举人从军。这是天底下最恶毒的报复方法。陈守旺言毕。两同时哈哈大笑。
……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