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44 騄耳空腾骧-5-《帝国的黎明》


    第(2/3)页

    这罗愚也放下身段,笑道:“本官牧守一方,久闻陈少阳乃当世大贤,却一直无缘得见,如今总算弥补遗憾了。”又对吴子龙和曹良史道,“两位高士若是途经漳州府,还请到府上一叙。”

    吴子龙和曹良史面带着微笑谢过了知府的美意,五人相谈甚欢,初时都说些文学风俗之事,邱先生中间引了几句诗文凑趣,罗知府颇为诚恳地道:“漳州出了陈公子这等当世大才,乃是桑梓之幸。罗某牧守一方,向来讲求的是不要骚扰百姓,无为而治,若是有做的不到的地方,还请陈公子不吝赐教。”

    陈东微微一笑道:“罗大人过谦了,陈某一介儒生,哪里谈得上指教二字。”吴子龙在旁微微颔首,曹良史却面沉似水。

    罗愚脸上作色道:“陈公子不要客气,若是能造福一方百姓,但请知无不言,罗某断无不依之理。”二人又是谦让来去,方才作罢。

    五人言语间渐渐涉及朝政之事,罗愚隐晦地表达了对朝廷中残留的奸臣余党担心,还主动提出要向朝廷举荐陈东。只是当吴子龙和曹良史隐射朝廷重臣时,罗愚脸色微变,并不附和。他行了数十里路而来,却只因为陈东这里有客,不便久留,只坐了一个时辰左右便告辞离去,临走时还留下了一担笔墨纸砚,价值虽然不大,但足见心意。

    待陈东送走罗知府后,曹良史愤然道:“这等首鼠两端的庸官,理他作甚。”

    陈东含笑道:“罗知府虽然昏庸无能了些,却算不得奸党的心腹,被发到漳州这地方来,也是他会做官更会做人的缘故,此刻虽然官家有心振作朝纲,我们却是不能处处树敌。”

    吴子龙亦面露忧色,赞同道:“官家虽然斥退蔡京,王甫,但李邦彦、梁师中、童贯仍然在朝,连权势也没有削减多少。当前局面未定,当如少阳所说,不要处处树敌的好。”

    曹良史沉默了片刻,方道:“若不将奸邪庸碌斥退,正人干才岂有进身之机。”他低下头,从怀中摸出一张纸,沉声道,“这是社中同仁数载搜集来的,荆湖南路赃官庸官的名单。”这张纸上密密麻麻写满官员的名字,几乎占了荆湖南路官员的大半,令人触目惊心。曹良史又补充道:“这些人劣迹的记载,少阳那里也有一份。”

    陈东微微叹了口气,将那名单接过了来,扫了一眼,点了点头,低声道:“曹兄辛苦,此事当从长计议。”他低下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沉声道,“当年揭帖之案,起因是奸贼童贯,如今蔡贼虽然被逐,但童贼仍然在蒙蔽圣听,所以当务之急,是驱逐童贼!”啪的一声,将那张名单一起重重地拍在桌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