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118 送此万里目-4-《帝国的黎明》
第(2/3)页
“这......”许孝蕴脸色发白,一时无言以对。马援等人暗道痛快。
想起百年千年后的一幕,胡虏入侵,州县无力抗拒,百姓惨遭屠戮,后人看史书上本朝抱残守缺,最多骂一句朝廷昏庸。但赵行德要将二人的话留诸青史为鉴,这笔帐都要算到许孝蕴的头上。这就是历史责任,要遗臭万年的,万万答应不得。赵行德今日有心立威,不理他的尴尬,继续说下去。
“第二,治国当以礼法为重。本官以为,地方维持团练保境安民,乃大礼法允许之事。此举或在‘无私’有所不如。然而,子曰仁者,直承爱有差等,并非不近人情,绝人自利之心。故本官守中庸之道,乐见其成,助其一臂之力。大礼法明定各州赋税有定额,上自中枢,下自州县,均不得妄自增减。许大人所言‘何不增加赋税以供北伐辽国’,若非是戏言,请按大礼法向户部尚书大人进言,并提请诸州学政公议允准。”
“第三,赵某的居心?”赵行德看着船舱中众人,慨然道,“起心是推己及人,落脚是家国天下。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不欲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故而亦不欲百姓横遭此劫难。今日若袖手旁观,则将来寝食难安。”
他说到后来,辞色渐渐变得恳切:“若论及家国天下,扬州数千团丁,刚才那几个人,难道能谋朝篡位?能为什么一起赌上身家性命?又或者为了区区蝇头小利与朝廷数十万禁军抗衡?只要朝廷行仁政,使天下归心,地方越充实。朝廷中枢离百姓太远了,地方越充实,百姓就越有保障,国家根基越深厚。难不成,反要效法秦皇,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铸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结果仍是二世而亡?”
“许大人,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这,......”许孝蕴神色变幻不定,叹道,“赵大人须记得今日之语。”他虽骨鲠强项,但并非强词夺理之人。辽人席卷河南河北,陷两京,掳走宗室大臣,宋朝几乎陷于亡国的边缘,百姓死伤不下千万。乱离以来,朝野清议对太祖定下“强干弱枝”国策颇有微词,认为此举导致州县毫无抗御之力,一旦边关要塞被攻破,宋人就只能引颈待戮。
周和问道:“大人可知吴楚园的来历非凡?”赵行德点点头。周和沉吟道:“贸然收下的话,只怕于大人和长公主的令名不利。”他看了看众人,刘文谷、马援等人都颔首赞同他的话,只有许孝蕴碍于面子,没有任何的表示。
“这个待我和公主商议后,再做处置。”赵行德扫了一眼堂中之人,除了许孝蕴尚且桀骜不驯外,其他人可谓尽职尽责,刘文谷、马援等人更是用心栽培的后辈。若是给他们留下事悉决于内帏的误解就不好了。
赵行德思及此处,缓缓道:“吴楚园占地颇广,名声亦大,但一向来是达官巨富的私邸。普通百姓难得一见。扬州既然将吴楚园腾了出来,我欲可将其改为一个宣教化,启民智之所。礼记有云,‘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故而重在展示物性,陈设精巧,兼藏典籍。使普通百姓能增长见识。使贫寒士子能格物至知,亲眼一一见过,才能辨天理和是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