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钱座之设-《土佐之梦》


    第(2/3)页

    丹羽长秀看了看我,我连忙双手撑地,俯身向信长报告:“禀主公,短时间内可能难以达到这个效果,但是从长远来看,收入绝对可以得到提高的。而且,这样一来,可以减少很多关于钱币的纠纷。”

    “那就发布命令吧!就按照你俩商议的比例。还有,尽量想办法提高每月的收入。”信长说。

    听到信长提到收入,我忽然想到了一个主意。既然已经规定了兑换比例,那么在大宗兑换方面,是不是可以如现代外汇的买卖那样,在买入和卖出上收取一定的费用呢?据我所知,在永乐钱与鐚钱的兑换上,关东和关西两地之间,存在着不小的比例差。我相信,离开清州前往关东和关西的商人,是很乐意付出一点钱,将手中的货币换成目的地那边的优质货币的。

    “禀主公,臣下有一个方法,可以获得一笔额外的收入。”

    “哦?”信长的上半身稍稍前倾了一点。

    “可以仿照其他行业的做法,设立一个‘钱座’,用来提供货币的兑换,然后收取一定的费用。由于关东和关西的用钱习惯,臣下认为,很多离开清州的商人都会很乐意的。”

    “提供兑换的话……需要一大笔钱吧。”信长想了想。

    “的确是需要一些永乐钱和鐚钱作为储备,但是之后每月都会有一笔收入……”

    “那么,这件事情就留到秋收之后吧!”信长打断道。

    我觉得,他可能是认为,钱座的收入不会太多,为此抽调目前捉襟见肘的资金,实在是不合算。

    ……,……

    “长秀殿下,刚才的建议因为是临时想到的,所以之前没由提出来商量……失礼之处,请您多多原谅。”走出评定间,我对丹羽长秀说。

    “宣景殿下多虑了。”丹羽长秀大度的说。

    “对于这个提议,长秀殿下有什么看法?”我问道。

    “宣景殿下的提议不错,但主公的处理也很有道理。目前本家的重点是上四郡的控制,连大高和沓挂的事,都只能以调略来应付……在财力和人力方面,的确无法提供支持。”

    “那么长秀殿下,如果我们自己先做起来呢?”

    “自己先做起来?”丹羽长秀反问道。

    “是的,在下认为,不妨先试行一段时间。之后主公让我们设置钱座的话,也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在下家里每月大约有两百贯左右的盈余,可以全部都拿出来。”

    “想不到宣景殿下如此善于经营……”丹羽长秀惊叹道。作为内政达人,他知道这个收入实在是很可观了。一个月两百贯左右,一年就是两千五百贯,换算成田赋的话大约是八千石知行的收成。但是,我的这个收入不用负担军役,不用上缴年贡,是除去了成本、征税和俸禄等开支后的纯利润。虽然他家有两万石的知行,但是不算他自己的俸禄的话,每年的盈余还没有我家的多。

    “都是在下侧室在操持。作为武士,实在让长秀殿下见笑了。”我谦虚道。

    “既然宣景殿下有此心意,那么我长秀也尽一份力量吧。在下家中还有一千多两金子,也可以尽数拿出来。”见识了我的经营能力,丹羽长秀爽快的答应道。

    “请长秀殿下放心,在下一定让这笔投入得到足够的回报。”我保证说。

    “都是为主公效力。”丹羽长秀摆了摆手。

    五月初,我们在町内发布了“撰钱令”:永乐钱或鐚钱都是本町的有效货币,所有町众不得拒绝使用任何一种;在交易时,两者之间按照1:4的比例进行换算;如果有人拒绝使用某种货币的话,奉行所将予以一定的处罚。

    与此同时,我们俩联合开设的撰钱屋成立了。丹羽长秀一次性提供黄金一千两,我提供铜钱四百贯,并且以后每月继续提供铜钱两百贯(有永乐钱也有鐚钱),直到信长正式成立钱座为止,利润一月一结,由两方平分。经营方面,按照金1两=钱1贯=永乐钱1000文=鐚钱4000文的比例对外提供兑换,并收取两厘的费用(2%)。撰钱屋的人手方面则由两方共同招募,他的被官(代理人)是太田宗清,我派出了吉良秀景,改由上田重元担任治安组头,并把小夏安排到自己身边。

    撰钱屋就开设在丹羽长秀的奉行所旁边,我想所有人都能看出它与丹羽长秀的关系。由于有官方背景,所以许多离开清州的商人都愿意前来兑换所乐意接受的钱币。另外,町内也有人前来光顾,有些是为了储藏方便而兑成黄金,有些是为了得到小额货币而兑成铜钱。撰钱屋的经营状况一直非常良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