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偌大的广场上,微风徐徐。 王琦头戴白玉观,一身素袍,在微风吹拂下,衣摆微动。 整个人看起来,如同飞升而起的谪仙人。 “孙大人的担心,不无道理。” 没有称呼别号,更没有称其表字,直接叫了一声孙先生。 足以见得王琦对于孙承宗的动摇,并不喜欢。 但是因为是孙承宗,王琦愿意给其机会。 “但是,新政施行五个月,通过创立学会,通过改革皇庄,通过从划田亩,通过商贸联盟,百姓所得比之原来,何止倍称?如今,死了一个东林清流,”王琦扭头,看向孙承宗:“史可法以死明志,这件事,动摇的,绝对不该是我等议会!而是那些死死抱着旧日祖宗家法和皇权至上的陈腐思想而不知变通的旧日文臣!” 王琦转过身子,望着孙承宗:“先生,你为帝师,这些天或许触景伤情,伤心过度,我可以理解,我愿意理解,但是在这个时候,绝对不应该在此时讲出这番话来。” 唉. 孙承宗点了点头:“大抵触景伤情,有些感怀罢了。” “不过首席可以放心的是,老夫以为议会治天下乃是天下正理,不会因为一人而偏废。” “那便好。”王琦说着,突然想到什么一般:“当然,舆论高地必须要占领,东林那些人最是喜欢用笔杆子来鼓动人心,那一篇《讨王琦檄文》就做的不错,就算是我自己读来,也是少说赞上一句!” “科学学会近期开始发表刊物文章,邸报上的那些文章我读来也是不错.”王琦看向一旁的徐光启:“就劳烦恺阳先生你,作为此舆论阵地的先锋,为我议会论而战之.” “科学学会专门有一司便是文教宣传,老夫已经安排人手,对此进行批驳,”徐光启笑道:“不过,前些日子首席大人那篇《论当今之中国,乃是谁家之天下》一文,大有豪放无敌之气势,其余文章再出来,恐怕是黯淡无光了。” “效仿先贤罢了,”王琦摇了摇头,在外人眼中像是自谦:“要论文章,还需你等先生出手。” 正在此时,一个小太监从远处跑来。 躬身到王琦身前:“大人,太后有召,请大人速去。” 此处几位大人闻言,也都知趣退后。 太后张嫣,如今能依靠的也只有王琦了。(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