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7、美日密谈(下)-《影视烽火之我有装备栏》
第(3/3)页
首先,日本政府希望在接下来的“军事冲突”中,美利坚政府能够拒绝国府的调停。
其次,日本政府希望在开战之后,美利坚政府能够彻底切断和国府之间的贸易往来,至少切断军需品、武器这些战争物资的贸易。
而为此,日本政府将会向美利坚发起一笔数额巨大的,涉及到钢铁、石油、橡胶,甚至是医药用品等领域的订单。
井上成美和霍尔就是在针对这份订单的具体内容进行讨价还价。
也就是说,美利坚和日本已经达成了初步意向,既日本发动战争后,美利坚会作壁上观,“恪守中立”。
这件事换了其他人来,或许会大惊失色,但是对于路锋而言,却并不是多么让人惊讶的消息。
路锋很清楚,二战时期,美利坚表面上“恪守中立,两不相帮”。
可实际上呢?
它却是以“中立国”的名义,同时赚着同盟国和轴心国两边的钱。
欧洲且不说了,亚洲这边,全面抗战爆发后的几年时间里,日本百分之九十的钢铁,百分之百的油料,全都是靠着美国提供的。
如果说日本这台战争机器是由军国主义分子们开动起来的话,那么它上面的钢铁和它运行所消耗的油料,则几乎都是由美利坚提供的。
可以说,如果把一九三七年的中国和日本单独拎出来的话,日本人的战争机器甚至连八年都坚持不下去。
为什么日本人要提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口号?
这即是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气焰嚣张之言,也是日本政界一些清醒之人的认知,他们很清楚,日本的战争机器根本无法长时间的运转,必须要速战速决才行。
现代战争打的就是后勤,没有美国人提供的油料,日本人的舰队就只能趴在港口里当摆设。没有美国人提供的钢铁,日本一个岛国又如何能制造出武装百万大军的装备来?
没看到珍珠港事件后,美国一切断日本的后勤供应,日本国内的情况就急转直下,再也扛不住了吗?
井上成美和霍尔之间的谈话,进行了大约半个小时左右。
路锋能够听出来,双方的条件都已经谈的差不多了,合作意向已经确立,大部分的条件也已经谈妥。
目前他们也就是两个条件还在僵持。
一个,是关于井上成美提出的,要求美利坚政府立刻切断和国府之间的飞机购买渠道,但是霍尔坚持要等到开战后才可以。
另一个,则是霍尔提出的,要求日本政府再向美利坚政府采购一批磺胺。
前几天码头发生的事情,霍尔自然是知道的,所以他临时提出了这么一个条件来。
一吨多磺胺的价值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这让井上成美一时之间无法做出准确的答复。
因为事情尚有异议,双方也都知道彼此不是能做决定的人,于是两人在约定了下次见面的暗号后,结束了这一次的谈话。
(本章完)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