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刘伯温府邸。 杨宪、宋濂、方孝孺、章溢、王袆、胡翰、桂彦良等大批浙东派成员齐聚府上。 就连刚晋为状元、榜眼的解缙、铁铉二人,也在此列。 不过他们属于是浙东派的后起之秀,暂时还没有座位,只能站着旁听。 能够进入到这个房间,在这里站着,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证明浙东派对他们很是认可,并且乐意将他们视为自己人,这种待遇可是绝无仅有的! “人都到齐了吧?” 刘伯温放下茶盏,环顾四周一眼,说道。 放眼望去,浙东派的重要成员,几乎都已经落座了。 “好,其他人想来有事暂且过不来……嗯,那么,这次会议就此开始吧。” “根据可靠消息,陛下有心要将十二皇子殿下派去荆州就藩,这时间恐怕不会太晚,估计左右就是这几日了。” 听到这个消息,众人的脸上闪过错愕、担忧、焦虑等等表情。 在浙东派众人看来,十二皇子非但风华绝代,而且才德兼备,今后即便是太子继承大统了,他也成为最倚重的左膀右臂。 悄悄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即便是与当今的太子殿下相比,十二皇子的才华也不遑多让的。 甚至,还要略胜一筹。 这些话,都只能存在各自大臣的心底,是断然不敢说出来的。 除此之外十二皇子对浙东派还十分亲近。 不论大家遇到了什么样的难题,只要愿意向他求助,都能够得到稳妥、完善的解决办法。 却也正是因为如此,浙东派身上有关十二皇子的烙印,才会日渐加重。 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正是因为有如上原因,才导致诸位大臣们乍听这个消息,都好似断了羽翼的飞鸟一样,惶惶不安、惊惧不定。 “倘若此事当真,那十二皇子的麻烦可就大了。” “虽然就藩一事在所难免,却为何偏偏要是这种时候?竟然显得如此着急,着实想不明白。” “或许,这其中另有隐情?” “陛下大寿在即,却着急忙慌地像是要赶十二皇子离开……这其中,只怕当真是另有隐情啊!” “有道是事出反常必有妖,想来肯定是最近十二皇子风头太盛了些,让陛下心生了警惕……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啊!” “自古便是飞鸟尽、良弓藏,十二皇子遭殃,只怕我等也会反受其咎!” …… 诸位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 各种各样的言论,甚嚣尘上,令人目不暇接。 千言万语汇整成一句:如果十二皇子因此失势的话,那么陛下会不会连带着,将他们浙东派也一并处置了? 这正是他们所担心的。 准确来说,解缙、铁铉倒是并不觉得有什么。 毕竟他们根基尚浅,可以说身似浮萍。 倘若此事当真。 大不了辞官挂印,一走了之! 跟着十二皇子,同去荆州相聚便是了! 没甚可惜的! 唯独苦了诸位浙东派的核心成员。 无他,这些人多年打拼、奋斗的根基,都都放在了应天府里。 要是这时候再另起炉灶,等同于将多年来的奋斗,全都拱手送人了。 自是不甘心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才会吵得如此沸反盈天。 在朝堂之上,能够与他们浙东派分庭抗礼的,当属淮西派了。 此番,十二皇子被派遣去荆州就藩。 那么浙东派的众人,势必会受到牵连! 如此一来,朝堂之上原本平衡的局势,将会瞬间扭转! 不敢说彻底式微,但浙东派想要再与淮西派抗衡,只怕难于登天了。 刘伯温将目光投向了解缙、铁铉二人。 他们两个,都是浙东的后起之秀,包揽了状元、榜眼,未来本该不可限量才是。 只可惜,在殿试的时候,两人过于冒进,给自己打上了十二皇子的烙印。 想到这儿,刘伯温看两人的眼光,也多了一抹不善。 “解缙、铁铉。” 第(1/3)页